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ー、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是的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1.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下面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门类不全 B.工业基础薄弱7C.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我国工农业发展平衡
2.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
A.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 )
A.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B.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引进美国高新技术 D.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4.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 )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重庆
5.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不是“一五”计划期间通向“世界屋脊”的公路有( )
A.川藏 B.青藏 C.新藏 D.滇藏
6.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 )
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曾有13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3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 )
A.这是中国第一部宪法 B.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C.中国是真正独立的国家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8.下列对我国1954年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中 B.规定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是我国的国家根本大法 D.是真正能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9.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下列不是其改造原因的是( )
A.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B.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
C.很难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D.让本来比较富裕的农民更富裕
1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行赎买政策 B.廉价收购 C.实行股份制 D.自愿互利
11.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
①农业②交通运输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手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3④
1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C.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D.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13、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土地革命 B.使我国成为工业国的 C.镇压反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6.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方针是(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打倒一切,怀疑一切 D.抓革命、促生产
17.在60年代,人们流传着一句话:“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影响了社会风尚,培养了几代人。“他”是( )
A.邓稼先B.雷锋C焦裕禄D.,王进喜
18.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九一三”事件 C.周恩来主持国家日常工作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下列料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20.1956-197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二、识图题(10分)
21、阅读下列图片、回容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是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分)
(2)图三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在图三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分)
(3)对图一、图二、图三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4分)
三、衬料解析题(共20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桌子持子,能造茶碗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1分)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在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这个决定的结果如何?(4分)
(3). “二五”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两例说明。(3分)
(4)“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エ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違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非法监禁,追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宽案。
(1)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通过什么制度得以实现?(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2分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曲折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教训(4分)
四、简答题(10分)
2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请列举出在1956--1966年我国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10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5DBACD 6- 10ABADA 11-15DCBAB 16 20ABDCA
二、识图题
21. (1)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经历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公私合营。
(3)评价: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足的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三、材料解析题
22. (1)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决定: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结果: 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3)东北。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任意两项即可。
(4)说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3.(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4)原因: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正确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启示与教训: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走一帆风顺的;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个人崇拜等。(信之有理即可)
四、简答题
24.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