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游泳》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步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比较内容 中国1952
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
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统区经济濒于崩溃。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落后的农业国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面对一清二白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
改变现状
第一个五年计划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目的:
2.基本任务: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想一想: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为什么要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我国的轻工业还有一定的基础,而重工业十分薄弱。
2.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提升国防安全保障。
阅读教材,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哪些建设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沈阳飞机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这是火车正通过大巴口桥
鹰厦铁路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青藏公路
三藏公路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工业
交通
1.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3.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1.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2.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
3.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3.一五计划成就
东北基地: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大型轧钢厂
沿海基地得到加强
华北、西北西南基地:
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宝成铁路、克拉玛依油田、玉门油矿
形成三大工业基地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化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一五计划完成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圆满完成,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勤劳奋斗的结果,也和当时苏联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
内容:
地点:
1954年9月
北京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主席:
副主席: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国务院总理: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大工业基地
沿海基地:
东北基地: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大型轧钢厂
西北基地:
新疆、青藏、川藏公路
宝成铁路
基本任务:
A、重点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
B、相应发展其他行业
C、培养建设人才
本课回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
本课练习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的现状是( )
A.工业高度发达,实现了现代化
B.工业基础薄弱,水平低
C.是亚洲发展最快的国家
D.农业发达,工业落后
B
2.我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我国农村经济
B.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赶上美国的发展速度
D.尽快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B
3.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A.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我国经济发展高度发展,实现了现代化
D.我国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B
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A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