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物质的密度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的密度——密度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和感悟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
正确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难点
掌握密度的公式、意义、单位及换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区分一杯水或是一杯红酒,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区分呢?
先根据颜色先将铜辨认出来,再用磁铁将铁和铝分辨出来。
水是无色透明的,红酒是泛着红色
水是无味的,红酒散发着酒香
对以上水和红酒的辨别,我们可以通过物质的颜色、气味及味道区分,如果给定更多的物质:铜丝、铁丝和铝丝,大家能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去区分这三种物质呢?
(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等,就是物质的不同特性。依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通过让同学们观察辨别铜、铁、铝,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密度
引出用密度辨别物质。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铜块、铁块和铝块的体积虽然相同,但它们的质量是否也相同呢?
【探索结果】
【活动】准确比较相同体积不同金属的质量
1.把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铁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可以测得:铁块的质量比铝块 。
2.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可以测得:铜块的质量比铁块 。
当铜块、铁块和铝块的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都不相同,其质量排序大小为:铜<铁<铝
大量实验表明: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并不相等。
事先通过天平测量出铜块、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和体积。请求出单位体积(1立方厘米)铜、铁、铝的质量。
我们通过把上边表格的内容用坐标的形式展示,如下图,发现对于不同的物质,虽然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质量不同,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
如果将相同的体积取作单位体积,即 1立方米、1立方分米或 1立方厘米等等,则可推得:
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并不相等。
通过体验铜块、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我们得到铜块、铁块和铝块的体积虽然相同,但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下边明确的给出密度的定量表示。
密度的定义、单位及换算
【定义式】质量/体积=密度(m/V=ρ)
【单位】千克/立方米 或是 克/立方厘米
为了比较哪个单位的大小,得到如下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
1克/立方厘米=10-3千克/10-6立方米=103千克/立方米
【注意】在用密度公式计算时,m、V、ρ 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密度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
密度是表示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物质质量不同的这一种特性
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不同
密度既然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可利用这一点来区别物质)
物质的密度值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不会由于质量、体积等因素影响。
一般情况下,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但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密度的改变。
例如:水在4℃时密度最大,其余温度密度均小于此温度时。
罗列出常见的物质的密度。
向同学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新知识。
教师当堂做实验,个别同学上去辅助教师做实验,回答左边问题
学生学习新知识
事先测出表中所示质量和体积,让学生一起计算单位体积的质量
从以上的实验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归纳总结出密度的定量表达式
教师提醒学生特别注意的问题
密度的特殊理解,需要同学们掌握
探究物质体积相同,质量是否也会一致。
引入新知识:
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并不相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得到密度的值,理解密度的应用
总结得到密度的定义式
在用密度公式计算时,m、V、ρ 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
课堂小结
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并不相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定义式】质量/体积=密度(m/V=ρ)
【单位】千克/立方米 或是 克/立方厘米
【单位换算】
1克/立方厘米=10-3千克/10-6立方米=103千克/立方米
2)密度既然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可利用这一点来区别物质)
3)物质的密度值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4)一般情况下,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但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密度的改变。
学生记笔记
新课知识点总结
板书
1、 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并不相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定义式】质量/体积=密度(m/V=ρ)
3、 【单位】千克/立方米 或是 克/立方厘米
4、 【单位换算】
1克/立方厘米=10-3千克/10-6立方米=103千克/立方米
【注意】在用密度公式计算时,m、V、ρ 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学生记笔记
指导学生了解本节课重难点
课外作业
P135 思考与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
加强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
4.3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 《密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2、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
C.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
D.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
3、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A. 50 m3 B.50 dm3 C.50 cm3 D.50 mm3
4、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5、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6、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住,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7、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 kg·m-3)( )
A.2.5 kg B.25 kg C.250 kg D.2500 kg
8、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 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B.在0 ℃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C.当0 ℃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D.当水温从0 ℃上升到4 ℃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增大
9、对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 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10、下列有关表中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0 ℃、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立方米)
水
1.0×103
冰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煤油
0.8×103
铝
2.7×103
A. 能装500克水的瓶子,一定能装500克酒精
B. 能装500克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500克水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 利用密度一定可以鉴别物质
11、对于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铜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 B.体积小的铜块密度小
C.几块铜块的密度都相同 D.需要知道铜块的质量和体积才能判断
1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二、填空题
13、最近,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________较小,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______(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1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验探究,测得数据如下表: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③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三、解答题
15、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米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厘米3 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4.3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 《密度》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密度也相应改变。
2、【答案】A
【解析】 啤酒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所以体积变大。
3、【答案】B
【解析】水的密度为1×103Kg/m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根据密度公式:ρ=m/V,故选B.
4、【答案】C
【解析】 图像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由图可知,当m甲=20 kg时,V甲=4 m3;当m乙=10 kg时,V乙=8 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5 kg/m3;ρ乙=1.25 kg/m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 kg/m3)∶(1.25 kg/m3)=4∶1。
5、【答案】B
【解析】由ρ=得:m=ρV,又因为分别装满,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故V相同,所以密度大的质量大,可知酱油的质量最多
6、【答案】D
【解析】石头裂开后,物质的种类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7【答案】C
【解析】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10 m,b=6 m,h=3.5 m,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10 m×6 m×3.5 m=210 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1.29 kg/m3×210 m3=270.9 kg。分析四个选项,只有C项最为合理。
8、【答案】D
【解析】小聪和小明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由图像可知,在0 ℃时,冰块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利用ρ=m/V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形状、状态、温度、空间位置无关,所以0 ℃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由图像可知,水从0 ℃上升到4 ℃时,质量不变,其体积变小,利用ρ=m/V可知,水的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
【解析】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同种物质,其密度相同,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都无关。
12、【答案】A
【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质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冰熔化为水,状态变了,但质量是不变的,根据水的反常膨胀,体积变小,根据ρ=m/V,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二、填空题
13、【答案】密度 弹性
【解析】“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由m=ρ/V可知,“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14、【答案】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7.9Kg/m3; 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不可以,只收集一组数据找不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三、解答题
15、【答案】由公式=m/V得石油的密度0 . 82×103 kg / m 3,石油总质量m=V=0 . 82×103 kg / m 3×30m3 =2 . 46×104 kg 。
课件21张PPT。第3节 物质的密度
第1课时 密度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上新知导入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区分一杯水或是一杯红酒,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区分呢?1、水是无色透明的,红酒是泛着红色2、水是无味的,红酒散发着酒香新知导入对以上水和红酒的辨别,我们可以通过物质的颜色、
气味及味道区分,如果给定更多的物质:铜丝、铁丝和铝丝,大家能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去区分这三种物质呢?新知讲解1、先根据颜色先将铜辨认出来,再用磁铁将铁和铝分辨出来。2、当铜块、铁块和铝块的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是否也相同呢?【活动与探究】新知讲解铜块、铁块和铝块的体积虽然相同,但它们的质量是否也相同呢?【活动探索】准确比较相同体积不同金属的质量1.把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铁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可以测得:铁块的质量比铝块 。大新知讲解2.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可以测得:铜块的质量比铁块 。大大量实验表明: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并不相等。当铜块、铁块和铝块的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都不相同,其质量排序大小为:铜<铁<铝新知讲解事先通过天平测量出铜块、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和体积。请求出单位体积(1立方厘米)铜、铁、铝的质量。1089791010278.97.92.7新知讲解我们通过把上边表格的内容用坐标的形式展示,如下图,发现对于不同的物质,虽然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质量不同,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铜铁铝事实上:一般把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新知讲解物质的密度如果将相同的体积取作单位体积,即 1立方米、1立方分米或 1立方厘米等等,则可推得:
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并不相等。新知讲解质量体积=密度mVρ=1、定义公式克/厘米3千克/米31克/厘米310-310-6= 千克/米31000?2、单位单位换算(Kg/m3)(g/cm3)=1克1厘米3=千克米3??在用密度公式计算时,m、V、ρ 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那个单位大?新知讲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1. 密度是表示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物质质量不同的一种特性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不同2. 密度既然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可利用这一点来区别物质)新知讲解3. 物质的密度值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位置 。无关4. 一般情况下,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但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密度的改变。
例如:水在4℃时密度最大,其余温度密度均小于此温度时。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不会由于质量、体积等因素影响。新知讲解5、常见物质的密度单位:千克/米3课堂总结1、物理意义表示不同物质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它们的质量不同。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质量体积=密度mVρ=3、定义公式克/厘米3千克/米34、单位(Kg/m3)(g/cm3)5、密度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板书设计1、物理意义2、定义质量体积=密度mVρ=3、定义公式:克/厘米3千克/米34、单位:(Kg/m3)(g/cm3)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的密度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
的密度都是相同的
B.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用密度
来鉴别物质
C. 公式ρ=m/V可知,物质的密度是物质质量与物
质体积的比值
D. 千克/米3和克/厘米3都是密度的单位A课堂练习2.正方体铁块的底面积为S,高为h,将这铁块改
铸成高为2h的长方体,则它的密度将---( )
A.变小 B. 不变
C.变大 D.不能确定B3、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有关
B、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D、物质的密度跟物质质量、体积无关D课堂练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
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
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
为8.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C作业布置P135 思考与讨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