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 《密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2、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
C.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
D.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
3、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 )
A. 50 m3 B.50 dm3 C.50 cm3 D.50 mm3
4、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5、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6、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住,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7、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 kg·m-3)( )
A.2.5 kg B.25 kg C.250 kg D.2500 kg
8、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 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B.在0 ℃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C.当0 ℃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D.当水温从0 ℃上升到4 ℃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增大
9、对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 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10、下列有关表中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0 ℃、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立方米)
水
1.0×103
冰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煤油
0.8×103
铝
2.7×103
A. 能装500克水的瓶子,一定能装500克酒精
B. 能装500克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500克水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 利用密度一定可以鉴别物质
11、对于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铜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 B.体积小的铜块密度小
C.几块铜块的密度都相同 D.需要知道铜块的质量和体积才能判断
1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二、填空题
13、最近,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________较小,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______(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1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验探究,测得数据如下表:
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③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
三、解答题
15、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米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厘米3 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4.3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 《密度》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密度也相应改变。
2、【答案】A
【解析】 啤酒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所以体积变大。
3、【答案】B
【解析】水的密度为1×103Kg/m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根据密度公式:ρ=m/V,故选B.
4、【答案】C
【解析】 图像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由图可知,当m甲=20 kg时,V甲=4 m3;当m乙=10 kg时,V乙=8 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5 kg/m3;ρ乙=1.25 kg/m3,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 kg/m3)∶(1.25 kg/m3)=4∶1。
5、【答案】B
【解析】由ρ=得:m=ρV,又因为分别装满,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故V相同,所以密度大的质量大,可知酱油的质量最多
6、【答案】D
【解析】石头裂开后,物质的种类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7【答案】C
【解析】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10 m,b=6 m,h=3.5 m,所以教室的容积为V=abh=10 m×6 m×3.5 m=210 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1.29 kg/m3×210 m3=270.9 kg。分析四个选项,只有C项最为合理。
8、【答案】D
【解析】小聪和小明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由图像可知,在0 ℃时,冰块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利用ρ=m/V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形状、状态、温度、空间位置无关,所以0 ℃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由图像可知,水从0 ℃上升到4 ℃时,质量不变,其体积变小,利用ρ=m/V可知,水的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
【解析】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同种物质,其密度相同,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都无关。
12、【答案】A
【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质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同种物质密度一定,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冰熔化为水,状态变了,但质量是不变的,根据水的反常膨胀,体积变小,根据ρ=m/V,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二、填空题
13、【答案】密度 弹性
【解析】“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由m=ρ/V可知,“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14、【答案】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7.9Kg/m3; 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不可以,只收集一组数据找不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三、解答题
15、【答案】由公式=m/V得石油的密度0 . 82×103 kg / m 3,石油总质量m=V=0 . 82×103 kg / m 3×30m3 =2 . 46×104 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