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物质的比热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的比热-热传递 热量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了解热传递的过程及方式3.明确影响热量多少的因素。过程与方法:1.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逐步掌握控制变量法,体会转化法的应用。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培养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热量单位的了解,培养对科学工作的尊重和热爱。2.通过建立假设、得出结论等过程,树立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3.在生活实例分析中,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重点 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难点 1、了解热传递的过程及方式2、明确影响热量多少的因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科学】通过让同学们观看人们在沙滩上的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同样阳光的照射下,沙石和海水的温度会有如此悬殊的差异呢? 我们用什么去衡量这种温度的变化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的课题 同学们观看视频,考虑生活中沙石和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的变化 引出新概念热量
讲授新课 一、热传递【活动】把装着40g热水的小烧杯放到装着100g冷水的大烧杯中,观察两杯水的温度变化。一般实验步骤:1.分别测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过 3分钟,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
3.再过 3分钟,再次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由于实验条件,事先测定实验数据,列于记录表中4. 实验数据分析:1)小烧杯里水的温度如何变化? 。说明它_ _了热。 (填“吸收”或“放出”)2)大烧杯里水的温度如何变化?_ __。说明它__ __了热。 (填“吸收”或“放出”) 可见,装有热水的小烧杯放到装有冷水的大烧杯中时,它们之间发生了热的传递。像这种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热会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的现象称为热传递。大量实验表明,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高温物体放出了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升高。最终达到两者等温。 【拓展】你能列举几个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吗?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二、热量【问题】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的多少如何表示呢?通常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1. 定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它的符号为Q。2、单位:焦耳(焦),符号为 J【阅读】图4-33是关于热量的一些数值,其中最要记住的是1g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提问】在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我们看看生活中的一些经验1. 把一壶20 ℃水加热到50℃和加热到100℃,哪次吸热多?把20 ℃水加热到100℃温度更加高,吸热更多。2.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要烧开一壶水的时间显然比半壶水长,吸收的热量也更加多。【总结】同一种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多少跟质量的大小和温度升高(降低)的多少都有关系。 ①一定质量的物质,升高(降低)温度越多,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②物体升高(降低)一定温度时,质量越大,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思考与讨论】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高于10℃低于90℃? 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会发生热传递,冷水要吸收热量,温度会升高,所以温度会高于10℃;热水要放出热量,温度要降低,所以温度会低于90℃。有人认为,90℃的热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温一定是50℃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不同意。因为两者的水量不确定,不能得出水温一定是50℃。【例题】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就想泡方便面吃。可是一拿暖瓶,发现里面没有热水了,于是准备用电热壶烧水。他应该烧一壶水还是半壶水呢?为什么?小明从饮水机中取水时,发现饮水机里有温水也有凉水,那么他应该取温水还是凉水呢?为什么?解:(1)小明应该烧半壶水。理由是:用半壶热水泡方便面已经绰绰有余;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水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吸收热量越少。烧开半壶水的时间要比烧开一壶水的时间短得多。(2)小明应该取温水。理由是:将温水烧开,水温度升高得较少,吸收的热量较小,因此会更快地把水烧开。 让学生通过了解水温度的变化,学习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 一般实验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热传递,得出传递规律提出问题,教师分析让同学们理解热传递之后,思考热传递多少的表示让同学们观看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热量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的热量影响因素提问学生教师审题,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本节新内容是热传递和热量,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热传递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实验步骤总结热传递,得出传递规律通过日常生活现象,熟悉加深热传递现象的应用映入新的概念——热量热量概念的深入总结物质的热量影响因素理解热量影响因素对本节新知理解与加深
课堂小结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热会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的现象称为热传递。传递规律: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高温物体放出了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升高。最终达到两者等温。通常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符号为Q。单位:焦耳(焦),符号为 J.注:同一种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多少跟质量的大小和温度升高(降低)的多少都有关系。 3、同一种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多少跟质量的大小和温度升高(降低)的多少都有关系。 教师和学生逐点罗列 新知重难点总结
板书 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热会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的现象称为热传递。2、通常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符号为Q。单位:焦耳(焦),符号为 J.3、同一种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多少跟质量的大小和温度升高(降低)的多少都有关系。 学生记笔记 加深重难点的理解
课外作业 课后练习:P142 1~2 学生自主完成 巩固课堂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第1课时 热量
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上
新知导入
为什么在同样阳光的照射下,沙石和海水的温度会有如此悬殊的差异呢? 我们用什么去衡量这种温度的变化呢?
生活中的科学
新知讲解
【活动】
把装着40g热水的小烧杯放到装着100g冷水的大烧杯中,观察两杯水的温度变化。
新知讲解
1.分别测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过 3分钟,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
3.再过 3分钟,再次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
时间(分) 0 3 6
小烧杯里的水温(℃) 57 28 26
大烧杯里的水温(℃) 13 24 25
记录表
新知讲解
1)小烧杯里水的温度如何变化?_ __。说明它_ __ _了热。 (填“吸收”或“放出”)
2)大烧杯里水的温度如何变化?_ __。说明它__ __了热。 (填“吸收”或“放出”)
下降
放出
上升
吸收
4、实验数据分析:
可见,装有热水的小烧杯放到装有冷水的大烧杯中时,它们之间发生了热的传递。
新知讲解
大量实验表明,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高温物体放出了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升高。最终达到两者等温。
像这种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热会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的现象称为热传递。
新知讲解
【拓展】你能列举几个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吗?
1、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新知讲解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的多少如何表示呢?
通常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
1. 定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它的符号为Q。
2、单位:焦耳(焦),符号为 J
英国科学家 焦耳
1kJ=1000J
新知讲解
记住
?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
新知讲解
【生活中的经验】
1. 把一壶20 ℃水加热到50℃和加热到100℃,哪次吸热多?
2.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
把20 ℃水加热到100℃温度更加高,吸热更多。
要烧开一壶水的时间显然比半壶水长,吸收的热量也更加多。
新知讲解
同一种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多少跟质量的大小和温度升高(降低)的多少都有关系。
①一定质量的物质,升高(降低)温度越多,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②物体升高(降低)一定温度时,质量越大,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总结】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1、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高于10℃低于90℃?
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会发生热传递,冷水要吸收热量,温度会升高,所以温度会高于10℃;热水要放出热量,温度要降低,所以温度会低于90℃。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2、有人认为,90℃的热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温一定是50℃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不同意。因为两者的水量不确定,不能得出水温一定是50℃。
﹥50℃
﹤50℃
﹦50℃
新知讲解
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就想泡方便面吃。可是一拿暖瓶,发现里面没有热水了,于是准备用电热壶烧水。
【例题】
(1)他应该烧一壶水还是半壶水呢?为什么?
(2)小明从饮水机中取水时,发现饮水机里有温水也有凉水,那么他应该取温水还是凉水呢?为什么?
小明应该烧半壶水。理由是:用半壶热水泡方便面已经绰绰有余;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水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吸收热量越少。烧开半壶水的时间要比烧开一壶水的时间短得多。
小明应该取温水。理由是:将温水烧开,水温度升高得较少,吸收的热量较小,因此会更快地把水烧开。
课堂总结
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热会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的现象称为热传递。
2、通常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符号为Q。单位:焦耳(焦),符号为 J.
3、同一种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多少跟质量的大小和温度升高(降低)的多少都有关系。
课堂练习
1、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铁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将铁块投入水中,热将()
A.从铁块向水伟递 B.从水向铁块传递
C.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判断
2、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等的()
A.密度 B.比热 C.燃烧值 D.温度
B
D
课堂练习
3、海难发生后,许多因素威胁着遇险者的生命,如寒冷、饥饿、缺水等。表 4-9中列出了人浸在不同温度的海水中预期可能存活的时间。
温度;因为水的温度低于人体的温度,水吸收人体的热量后,人的体温会下降。当人体无法依靠自身的调节维持正常体温时,就会出现危险。
表中反映的是什么因素对遇险者生命的威胁?该因素会威胁人生命的理由是什么?(提示:人的正常体温为 37℃左右)
板书设计
3、相同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多少跟质量的大小和温度升高(降低)的多少都有关系。
1、热传递
定义:通常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
符号:Q。
单位:焦耳(焦),符号为 J.
物质的比热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热会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的现象称为热传递。
2、热量
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P142 1~2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4 物质的比热 第一课时《热传递 热量》同步练习
1、 选择题
1. 两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
A. 热量 B. 温度 C. 内能 D. 比热容
2. 质量相等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 )
A.初温不知,无法判断 B. 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 热水吸收的热量多 D. 冷水吸收的热量多
3.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关于它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Kg的1℃的水含有的热量是4.2×103J
B. 1Kg的水温度升高到1℃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C. 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D. 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4. 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铁块投入水中,则 ( )
A. 热量从铁块传到水 B. 铁块与水间不发生热传递
C. 热量从水传到铁块 D.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5.热量的单位是( )
A. 米 B. 千克 C. 千克/米3 D. 焦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的温度有关
B. 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仅与水的质量有关
C. 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仅与水的温度有关
D. 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温度降低的度数有关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一杯水倒掉半杯,剩下的水的比热不变
B. 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大
C. 比热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D.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煤油温度升高得比水少
8.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比热容不等。当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时( )
A. 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B. 比热容小的吸收的热量多
C. 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 两物体的初温不知道,无法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9.(多选)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 )
A. 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B. 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 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 物体的比热容一定增大
10.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温度高的物体吸收的热量高 B. 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 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高 D.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11.已知铜的比热比铝小,质量和初始温度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 )
A. 一定从铜传给铝 B. 一定从铝传给铜
C. 不会发生热传递 D. 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二. 填空题
12.热传递过程中, 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热传递的实质是 。
13.质量相等的铜、铁、铝三球,初温都相同,将它们同时浸没在100℃的沸水中充分加热,从沸水中吸收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球,若将三个球从沸水中取出,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降得最低的是_________球。(C铝>C铁>C铜)
14.质量、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将乙放入一杯热水中,水温下降2℃后稳定将乙取出,再将甲放入这杯热水中,水温又下降2℃后稳定。若热量和水质量的损失忽略不计,那么,甲、乙的比热关系是C甲_________C乙(选“大于”“等于”或“小于”)。
15.把两个质量相同的钢球从沸水中取出,并立即分别放入盛有水和煤油的杯子里,已知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初温也相同且均低于钢球的温度,不计热量损失,当它们分别达到稳定时,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Δt水,Δt煤间关系为Δt水_________Δt煤(选“大于”“小于”或“等于”)。
16.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滑行时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甚至冒烟,这是___________现象,在这一过程中,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17.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质量/克 温度升高10 ℃所需要的时间/秒 温度升高20 ℃所需要的时间/秒 温度升高30 ℃所需要的时间/秒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中, (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中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4.4 物质的比热第一课时《热传递 热量》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 如果两个物体间的温度相同,那么它们之间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2、【答案】B
【解析】 根据吸放热的计算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初温、末温等因素无关。本题中质量相等,比热容也相等,升高的温度也相等,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考点:吸放热的计算
3、【答案】C
【解析】 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l℃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A、热量不能说含有;B、温度升高1℃,而不是升高到1℃;D、应为温度降低1℃.
4、【答案】D
【解析】热传递是由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进行传递,题目中没有给出吸热前铁块和水的温度,也就无法判断吸收热量后的温度,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5、【答案】D
6、【答案】D
【解析】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在水的比热是一定的情况下,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不仅与水的质量有关,而且与温度变化的多少有关.故选D.
7、【答案】A
8、【答案】A
【解析】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公式Q=Cm△t可得,吸收的热量和比热容成正比,即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故B、C、D不正确;A正确.
9、【答案】C、D
【解析】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故A、B不符合题意;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这个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变大,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10、【答案】D
11、【答案】B
二、填空题
15. 小于
16.摩擦生热;机械;内
17. 【答案】(1)吸热的多少。(2)大于 (3)沙子
(4) ①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的导热性能不好);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沙子中插入比较浅;③没有用搅拌棒搅动,沙子受热不均。
【解析】 本题中唯一的变量是被加热物质的种类(水、沙子),其他相关量均相同,如两个相同的酒精灯,表示相同时间内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是相同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