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互助导学案” 学生姓名 小组编号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科目 历史 课型 新授 年级 九年级 时间 2019年1月12日
组长 同伴 主备
学习目标:1. 知道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的有重大意义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2.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基本史实;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概况。 3.认识中国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重难点: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抗击八国联军。中华民族早期近代化探索与民族危机加深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备 注
【自主预习】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名称 项目洋务运动目的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学习内容),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根本目的)口号时间代表 内 容 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兴办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创办新式海陆军陆军——组件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评价性质: 积极作用: 局限性: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背景《马关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激化序幕发展办报《时务报》、《国闻报》,宣传变法思想高潮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系列变革)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扼杀变法意义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背 景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1894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时 间战 役丰岛海战——战争爆发;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 黄海大战—— (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奋力抵抗)随后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 全军覆没结 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内容:时间: 割地: 赔款: 通商: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设厂:影 响瓜分中国狂潮《马关条约》签订后,.各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四、抗击八国联军 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运动兴起山东、直隶一带。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逐渐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口号斗争廊坊阻击战、老龙头之战等结果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辛丑条约》时间内容①“赔”:清政府赔款白银 ,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②“禁”: (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③“拆”: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东交民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⑤“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影响
拓展提升 1、清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面对民族危机的日益加重,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了哪些斗争? 2、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器,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主要趋势据变现为“上升”了,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中国从开始 “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段历史的感悟。
反思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