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年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5 13:1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3课 土地改革本课知识点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的公布 三、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历史上的三次土地改革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1945至1946年):解放区
建国后(1950年至1952年):新解放区占有土地比例所占农村人口比例10%70-80%地主农民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为了使广大农民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出来,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也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所以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请看资料,结合课本12页第二自然段分析土地改革的主要地点、时间、标志、内容、步骤、结果。 “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地法》还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的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从1950年冬天开始,有领导的分期分批进行。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到1952年底,除了新疆、西藏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广大农民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而且不必每年再向地主交纳约3000万吨以上的粮食和地租。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三、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 注意:是在新解放区内开展1、开始的时间:1950年冬,分期、分批进行。2、与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注意保护富农经济,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房屋,保护民族工商业等。3、完成: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干部正在向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农民丈量土地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土地改革-烧地契.浙江农民领回分到的农具分得土地的农民兴高采烈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3)、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 地 改 革必要性
(原因)
经过
结果
A.旧中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
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B.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1950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意义特点:注意保护富农经济,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
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 及房屋,保护民族工商业等。
建立:开国大典
巩固措施:
1和平解放西藏 1951年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10-1953.7
3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底单元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1、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B3、我国彻底废除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9525、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 )
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B6、动脑筋: 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提示:旧的封建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选择题
1.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
A.第一部宪法的颁布??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重要标志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建国后的土地改革DD3.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时间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底???? D.1953年A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评价正确的是(??? )①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②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③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④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5.下列对土地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到1952年底,全国各民族土地改革完成
D.根本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D6.新中国成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农民没有土地,受地主剥削和压迫。
C.广大农民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7.下列属于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历史事件是(? )
①开国大典②西藏和平解放③抗美援朝④土地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A 二.历史诊断题
1949年西藏和平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其中刘胡兰、董存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到1956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⑴错误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
三.材料题
1.材料一: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⑴材料一是由哪个政党、什么政府颁布的?当时处于中国的什么时期?⑵当时进行土地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全国土改在哪一年开始和基本完成?
⑶如果不进行土地改革有哪些危害?
⑷如何评价土地改革?材料二:"立即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1917年《土地法令》
⑸材料二是哪一政府颁布的?该政府的主席是谁?
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
2.建国初,党和政府采取重大措施,结束了农民遭受封建剥削的历史;1978年,安徽农民创造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作为政策在全国推广;农业科学家积极致力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其中一项享有国际盛誉的成果,使粮食大面积增产……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
回答以下问题: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取得进步的过程中,以上材料中的“重大措施”、“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享有国际盛誉的成果”各指什么?二.历史诊断题
(1)“西藏和平解放”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到1956年底”改为“到1952年底”;
(3)“刘胡兰、董存瑞”改为“黄继光、丘少云”
三.材料题
1.⑴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
⑵①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不仅使广大贫雇农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也严重地束缚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为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使广大贫雇农从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下解放出来,必须进行土地改革。②1950年到1952年底。
⑶①严重地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抑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我国的发展。③封建土地制度会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⑷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这就使中国最大多数人民获得了解放;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⑸苏维埃政府。列宁。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归人民所有,解放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2.开展土地改革;包产到户(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