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5 13:4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 由于近年来日本大国意识膨胀,政治右倾化,其对华政策的消极面逐步凸现。日本现任主要领导人依然没有放弃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日美两国公然把台湾问题列为日美共同战略目标之一,日本还在教科书问题上在东海油气田开采、专属经济区划分和钓鱼岛主权问题归属上咄咄逼人,态度强硬,企图逼我让步,并公开阻挠欧盟解除对我军售禁令等,致使中日关系出现复杂局面。日本还一直把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其实现其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急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许多国家人民的强烈不满。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重点:
1、了解中日文化交流史实——遣唐使、鉴真东渡。
2、知道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教学难点:
民族交往、民族交融——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功绩。知识结构Ⅰ
一、★遣唐使 1、概况:知识结构Ⅰ
一、★遣唐使 2、▲影响:思考知识结构Ⅱ
二、★鉴真东渡:
1、经历:六次东渡,矢志不渝的品格。
2、影响:中日文化交流贡献卓越。三、★▲玄奘西行:
1、经历:西行(天竺:长安、玉门关、西域、天竺)。
2、译经:佛经。
3、成就:佛学大师。
4、《大唐西行记》:研究中外交流史珍贵文献。
知识结构Ⅲ那烂陀寺:又作那兰陀寺、阿兰陀寺。意译为施无厌寺。全称那烂陀僧伽蓝。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其地即今拉查基尔北方约十一公里处之巴达加欧。知识结构Ⅳ唐的对外交往课堂练习6、“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员大多是高门权贵,出身低微的有真才实学的人很难担任高官。这样的情况出现在( )朝代。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7、有的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发明始于( )。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8、古人说人生四大喜事是指: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提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 )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9、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骑射好手。一天他満怀信心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 )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10、如果你是生活在唐玄宗时的读书人,在参加进士科考试之前,你主要的复习内容是( )。
A、算法 B、诗赋 C、书法 D、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