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3-05 13:5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习好帮手”,第二单元“Scratch趣味编程”,第三单元“与机器人零距离”,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房间的布置、周历的制作、编制古诗集等。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初中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本人这学期兼任六年级两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共有80多名学生,总体来说中等生较多,学优生较少,学困生较多。
三、本册的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5.INTERNET:浏览网页。
四、教学措施与方法:
1.加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班级学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普遍较差,文字输入、排版、制作幻灯片等掌握得不扎实,所以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切实提高全体学生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2.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教学民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要跳出信息技术来教信息技术,注重学科间、特别是与自己所任教科学学科的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时 间 内 容 课时
第1周 2.20-2.22 始业教育 1课时
第2周 2.25-3.1 第1课 制作电子小报 1课时
第3周 3.4-3.8 第2课 设计“房间” 1课时
第4周 3.11-3.15 第3课 DIY日历桌面 1课时
第5周 3.18-3.22 第4课 撰写小论文 1课时
第6周 3.25-3.29 第5课 编制毕业留念册 1课时
第7周 4.1-4.5 第6课 初识scratch 1课时
第8周 4.8-4.12 第7课 角色对话 1课时
第9周 4.15-4.19 第8课 载歌载舞 1课时
第10周 4.22-4.26 第9课 键盘触发 1课时
第11周 4.29-5.3 第10课 创编游戏 1课时
第12周 5.6-5.10 机动 1课时
第13周 5.13-5.17 第11课认识机器人 1课时
第14周 5.20-5.24 第12课 走近机器人 1课时
第15周 5.27-5.31 第13课 机器人邮递员 1课时
第16周 6.3-.6.6 第14课 机器人导游 1课时
第17周 6.10-.6.14 第15课 机器人卫士 1课时
第18周 6.17-.6.21 复习 1课时
第19周 6.24-.6.28 期末测试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