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17 17: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历史新课程(专题一)内容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有哪些主要的政治制度?阅读教材,请思考:如何理解“中国早期”概念的时间范围?二、分封制与宗法制
1、宗法制(形成—特点--内容)
2、分封制(原因-对象与内容-诸侯义务-影响-崩溃)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中国文明起源及标志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文明时代的?有哪些突出的标志?阅读教材,请思考: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特点:
(1)政治领袖亦是军事首长
(2)城既有军事防御功能,亦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3)政治首领通过“民主”产生。
(4)神权与王权初步结合。
政治文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分封制与宗法制一、宗法制:
形成:夏家天下出现(初成)--商(形成)—西周(成熟)
目的: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特点:血缘纽带;分配政权;维系政治联系。(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1)嫡长子继承—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2)分大宗与小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历史假说: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妃嫔所生);二儿子(王后所生);老三是王后所生的女儿;小儿子(王后之子)。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第一、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第二、大宗与小宗立子以贵不以长宗法制的内容宗法制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周武王像宗法与分封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宗法与分封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建立了大量诸侯国;分封对象多为王族。西周分封和等级示意图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天子与诸侯之间是何关系?分封制关系:大宗与小宗;天子赋予诸侯权力;诸侯对天子尽义务;诸侯服从天子。(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阅读材料:——《左传》宗法与分封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理解分封制有何弊端?弊端:诸侯在领地内拥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权力,成为以后诸侯争霸、分裂割据的祸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与作用关系:(1)宗是分实行的基础
(2)分是宗的具体表现
(3)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作用:二者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巩固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一、宗法制1、嫡长子继承制2、大宗与小宗二、分封制目的、分封对象、重要封国、诸侯与天子关系等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回顾与小结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你认为这两项制度对西周王朝的统治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探究与思考:这两项制度又会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 材料二:(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史记》(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