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18-23课讲解、解析与检测
河北 庞俊峰
含知识讲解、例题解析、单元检测3大部分
世界近代部分:共3大部分,此为其三,有知识讲解、例题解析、和检测题
考点与方法
★俄国1861年改革
1、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2、主要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生活;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比当时地价还高的赎金赎买这块份地。
3、意义: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俄国历史一个重大转折点。
4、实质:1861年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5、局限性: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沙皇俄国由一个落后的国家向强国迈进历程中,1861年改革功不可没,识记、理解、运用俄国近代的1861年改革可从原因、性质、目的、主要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从而深层次理解该改革,灵活运用知识点。
★美国内战
1、主要原因:北部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南部实行大种植园经济,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双方在关税和奴隶制问题上矛盾不可调和。
2、导火线: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3、爆发:南方发动叛乱,先后有11个州宣布脱离联邦,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4、进程: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连连失败;1962年联邦政府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1865年,内战以北方胜利而告终,但林肯却随即遇刺身亡。
5、意义: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6、对林肯评价: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奴作出了杰出贡献,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
美国内战是继美国独立战争后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实质是北部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和南部种植园经济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所以北方的胜利不仅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要运用此知识点着重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日本幕府面临内部统治危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工场主、商人、地主和富农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对外面临遭受沦为殖民地的危险,美国率先打开了日本大门。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3、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起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4、意义: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世界历史主要知识点,解析此类知识应善于运用辩证唯物的办法,从特定背景、重要内容、深远影响全面、准确认识和评价明治维新。
附: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表: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
不同点 背景 国内资本主义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幕府统治危机 农奴制阻碍俄国发展,农民暴动威胁沙皇统治
内容 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生活 废除农奴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总目标 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危机,建立欧美式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地主贵族利益,建立俄罗斯帝国
相同点 背景 都是落后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结果 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后半期
2、表现:
(1)新能源的发展利用。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3)新能源发展三大利用,三大能源:
①电力:发电机研制成功;耐用电灯泡发明;有轨电车制成,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②石油:石油开采与提炼。③煤炭。
(4)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①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②汽车、飞机相继研制成功。
(5)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
①19世纪中期,有限电报发明。②19世纪中期,有线电话、无线电报研制成功。
3、作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成就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知识点。19世纪后半期,科学革命取得突出成就,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
1、帝国主义矛盾的加剧(背景)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
②结果:两大敌对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奥匈、意,以德国为核心)和三国协约(英、法、俄,以英国为核心)的形成。
③影响: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大搞军备竞赛。两大军事集团竞争日益激烈,造成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危机频发,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2、萨拉热窝事件——大战导火线
时间、地点:1914年6月底,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婓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害被刺身亡。
影响: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此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很快卷入战争,大战爆发。交战一方为同盟国的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后来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3、一战中的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历史上用“凡尔登绞肉机”形容这场战争的残酷性。此战之后,德军的进攻被遏制,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4、性质: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5、影响:给交战各国带来深重灾难,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涨新局面,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维埃俄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矛盾发展、争夺世界霸权的必然结果,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抗击侵略是民族自卫战争,但它在大战中处于从属地位,改变不了大战性质,战争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巨额利润,却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但是战争也教育了人民,交战国人民革命运动纷纷走向高潮。要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理解掌握这段历史。
★近代文化
1、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思想启蒙的火种
①法国启蒙思想出现的时间和背景:17-18世纪,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在思想领域,一场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蓬勃兴起。
②法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③法国启蒙思想的性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法国启蒙思想的历史作用: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2)科学的革命
①背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相对稳定。
②欧洲的科学巨人及其成就
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b.达尔文——“进化论”思想
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
d.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2、世界的文化杰作
(1)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①生活的时代背景: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
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代表作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美术名家:凡·高
①凡·高其人: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
②凡·高代表作:《向日葵》
(3)著名音乐家:贝多芬
①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②贝多芬堪称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
典型例题评析
★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使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度
C、农奴无偿获得了一块土地 D、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能力,分辨选项知,A、B、、D、三项表述正确,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项。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对美国的敌视和压制 B、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C、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D、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解析] 此题要求辨别美国南北战争发生的原因中哪一项是“根本原因”。选项A与题干无任何关系,C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索,D项是由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衍生出来的。所以,B项才是符合题干之意的答案。
★19世纪中期,美国经过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里所说的“又一障碍”是指
A、西进运动 B、殖民统治 C、保护关税 D、奴隶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分辨能力。美国独立后建立了资本家和种植园奴隶主联合专政政权,在19世纪上半期,双方矛盾日益激化,焦点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美国内战以北方资本主义取胜结束,题干所指显然是奴隶制度。故答案为D项。
★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
B、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革命
C、战争的爆发都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关
D、战后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情况,主要是理解、对比能力。分析知道,A、B、D三项叙述都是正确的,C项显然只与独立战争有关,与南北战争无关,是错误的叙述。故答案为C响。
★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放弃排斥外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并组织倒幕力量的是
A、新兴地主 B、中下级武士 C、部分大名 D、商人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就是B。
★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解析] 此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分辨能力。分析选项知道,美、英、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早,俄、日两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发生在19世纪六十年代,且方式相似,都是改革手段,故答案为A。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珍尼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出现 D、蒸汽机的改进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知识点。选项B、D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题干无关,选项A、C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而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逐步取代蒸汽动力,人类历史由“蒸汽时代”进入“电力时代”。故答案为A项。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定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德国和俄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俄国
[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式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判断历史问题和知识的能力。分析材料有效信息1882年签定的《同盟条约》知,它是三国同盟最后形成的协约,显然,“其他两缔约国”是指和意大利在同一个集团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答案为A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反法西斯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民族民主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判断能力。答案为A项。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A、卢构桥事变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萨拉热窝事件 D、9·11事件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历史史观的分析、理解的能力。分辨选项可知,A、B、D三项都不发生在“一线”和“欧洲”,只有C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项。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学巨匠是
A、高尔基 B、列夫·托尔斯泰 C、凡·高 D、但丁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解决此题首先用排除法将凡·高和但丁排除,因为一是荷兰美术名家,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诗人,而高尔基是前苏联的著名文学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下列观点中,属于付尔泰的是
①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②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③批判封建专制制度④反对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主张。要解答此题首先要理清伏尔泰的主张,然后用排除法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④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阅读材料:
他出身贫寒,但靠自己的奋斗成为美国总统。他是为白人资本家而战斗的斗士,他解放了黑人奴隶,他被美国人们认为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摘自拉里·戈尼克《漫画美国史入门》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这位美国总统是谁?
(2)当时阻碍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什么?
(3)他为什么能得到美国人民的爱戴?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主要历史事件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领悟材料所反映的情况,通过阅读能很快知道这是介绍林肯总统的。本题显然考查考生对美国内战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确了这点,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答案] (1)林肯。(2)南方奴隶制经济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近代一位科学家
材料二 “不要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0世纪的一位伟大科学家
(1)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猜想,材料中出现的两句名言是谁说的?
(2)这两位科学家中谁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3)这两位科学家中经历过“一战”的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从这两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可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科学家的综合情况及其科学成就。解题关键是要明确这两句名言与科学家的正确对应关系。
[答案] (1)牛顿、爱因斯坦。(2)牛顿。(3)爱因斯坦,其最大成就是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4)品质:勤奋学习,谦虚谨慎,虚心学习和借鉴前人的成果;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有远大理想抱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怎样评价它?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和一定的评价、认识能力。
[答案] 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4)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评价: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了,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测试题一
一、选择
1、有一名为伊凡大公的农奴出生于1821年,当他40岁时,他农奴的地位已经获得解放,但同时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由此推断,伊凡大公的生活时代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日本名治维新 B、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C、德意志统一 D、英国工业革命
2、属1861年俄国改革内容的是
①鼓励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②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③削弱大贵族势力,收回军权。④农民出钱购买份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最主要的作用是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 B、发展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4、美国内战前南北战争的焦点是
A、武士阶层的处置问题 B、领土扩张的形式问题
C、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D、海外殖民地的分割问题
5、为解决南北奴隶制存废问题而进行的革命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内战
6、下列事件与林肯有关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内战
7、下列选项与美国内战有关的是
A、1787年宪法 B、《宅地法》
C、华盛顿 D、独立宣言
8、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A、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激化 B、废奴运动的高涨
C、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D、种族歧视制度
9、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的《宅地法》和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作用是
①提高了北方人民群众参战的热情②提高了黑人奴隶参战的热情③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④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19世纪中期,最先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1、一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藩置县,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同时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这种改革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C、德意志统一 D、英国工业革命
12、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挤进世界资本主义强国,最根本的原因是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提倡文明开化 ④努力发展教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主要内容都是废除农奴制
C、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4、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信息化时代
C、电气时代 D、手工时代
15、下列不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大事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1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法西斯侵略战争
C、反恐怖主义战争 D、殖民主义战争
17、一战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萨拉热窝事件C、法西斯侵略D、恐怖威胁
18、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阐述的是
A、原子-分子结构学说 B、放射学理论
C、力学理论 D、生物进化学说
19、《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描写的是哪个国家社会阶层的生活图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俄国
20、同学们对居里夫妇都很熟悉,她和丈夫合作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物理体系 B、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C、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 D、开创了微生物学
二、史料分析
1、“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回答:
(1)以上内容出自哪一文件?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这一文件颁布的背景是什么?当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什么类似目的的文件?
(3)这两个文件的颁布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很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三、简答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发生了好几次大规模的革命或改革,据此回答:
(1)美国内战历史上又称为什么战争?战争时期著名的美国总统是谁?
(2)俄国1861年开始的改革废除了什么旧制度?
(3)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的一场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
(4)上述这些革命或改革都是什么性质的?上述这些国家的革命或改革发生前,生产力都获得较快发展,促使生产力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得益于生产领域的哪一场革命?
2、你知道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5 BDBCD 6-10 DBADD 11-15 ADBCD 16-20 AADDC
二、史料分析
1、(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内战。
(2)美国内战初期,由于南方军队早有准备,北方军队连连失败。人民群众纷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宅地法》。
(3)这两个法令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2、(1)反映了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这场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顺应了历史潮流。
三、简答
1、(1)美国南北战争;林肯。(2)农奴制。 (3)日本明治维新。(4)资产阶级性质;工业革命。
2、可分别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探究。
测试题二
一、选择
1、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的盛行 B、国家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C、封建贵族的阻挠 D、农民不断起义
2、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A、自上而下的封建性改革 B、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C、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D、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是由于
A、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B、农民获得私有土地
C、地主获得大量赎金 D、沙皇摆脱统治危机
4、有一名为伊凡大公的农奴出生于1821年,当他40岁时,他农奴的地位已经获得解放,但同时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由此推断,伊凡大公的生活时代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日本名治维新 B、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C、德意志统一 D、英国工业革命
5、南北战争成为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由于
A、平定了南北叛乱 B、废除了奴隶制度
C、消除了种族歧视 D、解决了土地问题
6、对美国内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历史上称为“南北战争” B、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C、使美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领导这场战争的是美国总统林肯
7、林肯受到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根本原因是
A、他当选为总统 B、领导北方资产阶级取得了内战的胜利
C、遭到暗杀身亡 D、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8、下列选项与美国内战有关的是
A、1787年宪法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华盛顿 D、独立宣言
9、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标志是
A、 彼得一世改革B、伊凡四世称“沙皇”C、1861年改革D、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10、19世纪中期,最先强迫日本签定不平等条约,打开日本大门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1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体系,一些国家殊途同归,都发展了资本主义。下列国家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2、日本提出“文明开化”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A、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土制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13、日本明治维新的最主要作用是
A、改变了日本闭关锁国的政策
B、使日本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C、加强了日本政府的中央集权
D、使日本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整个革命的进程时间缩短 B、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
C、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D、科学与技术结合紧密
15、19世纪晚期,在世界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车投入使用 B、电动机车的运转
C、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制造和使用
16、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民族独立而战的是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塞尔维亚
17、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8、“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个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因为下列哪一位著名的科学家的伟大理论的创立而被打破?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9、被称为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是
A、海顿 B、贝多芬 C、肖邦 D、舒伯特
20、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
A、果戈里 B、陀斯妥耶夫斯基 C、高尔基 D、列夫·托尔斯泰
二、史料分析
1、“‘一栋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请回答:
(1)这段话是谁在什么时间讲的?
(2)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主张?
(3)结果怎样?
2、材料一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请回答:
(1)这段材料是哪位伟大作曲家的名言?他对待命运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示?
(2)他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什么?
(3)请写出一位你知道的其他近代音乐家的名字,并举出他的一部代表作品。
三、简答
1、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及标志。
2、美国、日本、俄国分别通过什么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哪些方式保留了封建残余?
3、“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1)这段话是针对什么国家的什么事件?
(2)此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如何看待这次历史事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5 ACABB 6-10 CDBCD
11-15 DDBDB 16-20 DBBBD
二、史料分析
1、(1)美国国会议员林肯在1858年的演讲。
(2)他主张为维护国家统一,应尽快解决美国的奴隶制问题,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奴隶制。
(3)他的主张得到人民的支持,并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
2、(1)农奴制度下,地主不关心生产技术的改进,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给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材料中观点认为这场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充分肯定了其正确性,是实事求是的。(意思对即可)
3、(1)贝多芬。如不向命运屈服等。
(2)《英雄交响曲》。
(3)如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三、简答
1、开始: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2、美国通过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和俄国是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和俄国的改革方式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3、(1)俄国的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2)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获得解放时还得到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3)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俄国毕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测试题三
一、选择
1、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C、推动学校教育,符合近代化趋势 D、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是一场加强农奴制的改革 B、改革以后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这是一次彻底的封建农奴制改革
3、南北战争成为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由于
A、平定了南北叛乱 B、废除了奴隶制度
C、消除了种族歧视 D、解决了土地问题
4、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
A、南北方矛盾尖锐 B、北方主张开放国内市场,南方主张保护国内市场
C、1861年林肯当选总统 D、英国压制美国经济发展
5、1861年美国南部十一个州发动叛乱的根本目的是
A、分裂国家 B、推翻林肯
C、维护奴隶制度 D、巩固与英国的关系
6、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主要是因为林肯
A、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7、下列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B、彻底消除了种族歧视
C、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D、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8、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是
A、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D、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9、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共同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措施 D、都以失败而告终
10、下列各项,属于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文明开化 D、武力扩张
11、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的是
A、风能 B、电力 C、蒸汽 D、水能
1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
13、让发电机原理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是
A、西门子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赫兹
1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的背景不包括
A、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成就 C、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
D、垄断组织已经形成
15、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沙皇俄国要继续强占更多土地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C、英国不能放弃对世界的领导权,决心与争夺者一比高下
D、德国统一后,经济力量的迅速壮大,要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较量
16、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17、“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名言出自于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达尔文 D、居里夫人
18、下列关于近代科学成就论述错误的是
A、牛顿创立完整力学体系 B、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C、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D、居里夫妇发现元素周期表
19、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哪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轴心集团 D、俄罗斯帝国
20、18世纪中期以后,是哪一种学说的兴起“打破生物是神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一观念?
A、原子—分子结构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生物进化学说 D、微生物学
二、史料分析
1、“Tt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请回答:
(1)这句名言是谁说的?他是哪国人?
(2)他对人类社会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我们应如何评价他?
2、材料一 对于奴隶制的扩张决不能主张妥协,你一妥协,他们就爬到我们头上来了,我们的一切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早晚还得从头做起。……我认为宪法关于逃亡奴隶的条款必须实行——用最温和的方式实行,决不可以加以抵制。
——林肯1860年给威廉 凯洛的信
材料二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是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林肯1862年给威廉 凯洛的回信
根据材料,把林肯对待奴隶制的态度、主张、所遵循的原则等概括归纳,写成180字以内的短文,并作简要评价。
(1)材料一说明了林肯对奴隶制的什么态度?
(2)材料二中林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为什么?
(3林肯领导了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战争?
三、简答
1、美国建国至今只有二百多年历史,其间先后发生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请回答:
(1)1776年7月4日发表的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的文件是什么?
(2)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并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人是谁?
(3)南北战争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战争中北方为什么能取胜?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5 BCBCC 6-10 CBCDA 11-15 BCCDB 16-20 CBDAC
二、史料分析
1、(1)家因斯坦。德国人。
(2)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3)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1)林肯反对对并谴责奴隶制,主张采取民主方式,通过法律程序限制它的发展并逐步取消它。
(2)美国面临分裂的危险,林肯作为美国总统必然要以维护统一为首要目标,解放奴隶的范围和时间应根据政治形势决定。
(3)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
三、简答
1、(1)《独立宣言》。(2)华盛顿。(3)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北方取胜原因:林肯政府及时采取措施,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和《宅地法》,极大地调动了黑人奴隶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2、(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武器,造成大量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内
容
项
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