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05 17: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四)人与环境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2、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环境更宜居”,围绕这个目标,2013年,全州市将实施“点线面”攻坚计划.绿色通道、绿道系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计划的主基调,助力“美丽泉州”建设.下列措施符合“生态泉州”理念的是(  )
①将垃圾分类处理 ②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由于我国政府坚定实施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现在我国人口出生率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出生率,一直稳定在(  )以下。
A. 1%   B. 2% C. 3% D. 4%
4. 综合国内外经验,发展(  )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
A. 生态农业B. 传统农业C. 粗放型农业D. 耗能型农业
5.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上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 D. ①③④⑤
6、“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其定义是(  )
A.主要考虑后代人的需求,禁止开发利用各种资源
B.关键在于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尽量开发利用各种资源
C.指农业上不使用农药
D.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
7、对图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急剧增长会对环境产生巨大压力
B.人口急剧增长会使生物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C.人口急剧增长会使人类需求与有限的环境资源矛盾加深
D.人口急剧增长,人多力量大,会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B.反正只想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
C.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 D.生男生女就是不一样,养儿才能防老
9、调查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谈 C.甲醛等化学性气体 D.臭氧
10、通过认真收看、收听、查询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发现造成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  )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氮 C.烟雾 D.二氧化硫
11.我们说地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主要是因为( )
①地球上的可耕地是有限的,并且越来越少 ②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而污染的越来越多
③生态环境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④地球周围的氧气是有限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12.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 )
A.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B.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各种资源丰富
C.我们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粮食和人口仍然是处于比较薄弱的平衡之中
D.在生活上应该讲究营养平衡,但更应注意节约粮食
13.和我国的计划生育相关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稳定在2%以下
C.我国属于低生育率国家
D.我国人口已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资源、环境已进入和谐发展阶段
14.下列是关于农作物秸杆的利用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在田间就地焚烧,灰分还田经济合算
B.可以作为造纸、纤维板的原材料
C.铡碎掩入田中,有机物缓慢分解,但仍有不少浪费
D.沼气发酵或饲喂牲畜后再作为肥料还田
15.下列关于用农药防治农业害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应大力推广 B.虽然毒死了部分天敌,但毒死的害虫更多,合算
C.低投入高回报 D.毒死了天敌,污染了环境,在食物链中有富集作用,应慎之又慎
16.下列有关城市生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系统的主体是人 B.人们随时可以调节该系统的平衡
C.和其它生态系统相比,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为强烈 D.它是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
17.下列何者不是城市污染的重要原因( )
A.烟尘等颗粒物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C.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D.二氧化碳和水蒸汽
18.下列有关居室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痰吐在人不易到的角落处 [B.光线强比弱好,时间一长就适应了
C.冬春季节不宜多开窗以防含有流感病毒等的空气进入而感冒
D.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污染,减少疾病的有效方法
19.除了粮食问题外,人类还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十分丰富
B.人口激增将引发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危机
C.目前世界上有一半以上地区缺乏淡水
D.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用掉的水还可以恢复,不必节约。
20、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  )
①动植物种类繁多 ②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③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强⑤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⑥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D. 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60分)
21.走在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看到公共垃圾箱(见图),请据图回答:
(1)从垃圾箱上的标志可以判断, 中应装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 中装入的是可回收垃圾.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越来越强,请将以下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废报纸、易拉罐、剩饭菜、苹果皮装入甲中的是 ,装入乙中
的是 .









(3)用过的废旧电池不可以随意乱扔,因为它属于
? 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 、填埋和堆肥等方法.
22.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如图是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作答: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划分,图中所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 ,属于分解者的是 .
(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家畜的粪屑可以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 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 ,既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又有效缓解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4)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较小,其原因是 .
23.右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
和能量流动,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特点是 和
。所以该生态系统中, 数量最少。
(2)收获季节,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农作物的秸秆,造成大气污染。针对上述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减少塑料地膜”,减少“白色污染”。“再生纤维共混膜”在土壤中1-2个月被分解。分解该“地膜”的主要生物是腐生性的 菌和
菌。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 。
(4)通过调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识到: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鹰、蛇、蛙、鸟,就会造成 的大量繁殖,从而破坏生态平衡,所以他们呼吁人们:不要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4.请观察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数据:
年代(公元) 人口(亿) 年代(公元) 人口(亿)
2 0.55 1949 5.4
1578 0.6 1989 11.0
1764 2.0 2000 12.95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年 .
(2) 我国从 1949年到 198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这时人口数量翻一番用了不到 年.请你推测: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 .
(3) (3)假设1995年我国18岁、19岁和20岁的女性各有800万人,每人只生一个孩子.如果她们都没有晚育的要求,都是20岁生孩子,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如果她们都到25岁才生孩子,那么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1.C 2.B 3.B 4.A 5.C 6.D 7.D 8.A 9.C 10.A 11.A 12.B 13.D 14.A 15.D 16.B 17.D 18.D 19.D 20.B 21. (1)甲 乙(2)剩饭菜、苹果皮 废报纸、易拉罐 (3)危险有害(4)焚烧22. (1)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农作物→家畜(2)家畜 食用菌、蚯蚓(3)多级 能量利用率(4)自我调节能力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23.(1)6 物质循环 单向流动 鹰 (2)细菌 真 (3)太阳能 (4)鼠、食草昆虫 生态平衡 24.((1)1600-1700;(2)1949;1989;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3)2400万人;800万人(4)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