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圏点与批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圈点与批注的读书方法。
2.梳理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3.感知作品语言的“京味儿”。
4.品析人物形象。
5.感悟悲悯——体会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的人物、情节及主要内容。
2、学习圈点批 注法。
◎教学难点:
初步 分析祥子悲惨结局的原因。
◎课前准备:
各语文小组利用一个半月的课余时间,用圈点与批注的方法阅读《骆驼祥子》,并从情节、语言、人物等方面进行小组内交流归纳,适当形成文字稿。可参考语文教材第75页的“专题探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学一学可靠的读书方法
投影显示: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点与横线,引出对圈点与批注的介绍。
明确:这是圈点与批注的读书方法。
投影显示1: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历史上有多个批注版本,毛泽东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很多评语。
可见圈点与批注确实是一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投影显示2:
常见圈点符号:
圆点或者圆圈表示精警之处,问号表示质疑,感叹号表示强调,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竖线或者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
符号确定后,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
投影显3:
根据批注位置的不同,有眉批、旁批、夹批、首尾批之别。
可根据需要安排。
圈点与批注要结合使用,不可脱节。
经典作品可反复阅读,圈点批注侧重点可以有不同。一般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
明确:接下来,我们以语文学习小组的形式,从说一说生动的情节、品一品浓浓的“京味儿”、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悟一悟文学的悲悯等版块,交流展示《骆驼祥子》圈点批注的阅读成果。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是对圈点与批注这一读书方法的再次强调。学生从中可了解更多关于圈点与批注的注意事项,学会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以便顺畅地进行《骆驼祥子》阅读成果的交流展示。
二、说一说生动的情节
1.总体感知《骆驼祥子》主要内容。
投影显示: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
2.小组抢答生动情节。
以小组抢答的形式,概括几个生动的情节。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最后明确:
从祥子的角度,“三起三落”说情节。
从祥子的角度,“三部曲”式的精神状态变化。
祥子绰号的来历,怒辞杨宅,曹家遇险,无奈娶虎妞。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从对《骆驼祥子》总体情节的把握到局部主要情节的概括,
意图既是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初步检查,也是对其概括能力的有效训练。
三、品一品浓浓的“京味儿”
这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交流展示为主,教师相机点评。
1.投影显示: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公认的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代表作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2.老舍是北京人,是京味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不仅传神地描绘了北京地区的文化风俗,而且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阅读《骆驼祥子》,你一定感觉到了其中散发的浓浓的“京味儿”。请从儿化音的使用、北京口语词汇的使用、北京风土习俗等角度,摘抄一些片段,做交流展示,品一品文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小组展示,其他同学圈点勾画,适当批注,教师适当点评引导。
小组展示:
A组:
角度:儿化音的使用。
语段:儿化音是北京话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骆驼祥子》中儿化词共有700多个,如“够上买车的数儿”“搁在兜儿”“她的话是抄着根儿来的。他不敢赶上她去闲谈等。
点评:这些词的使用突出了人物的语言风格,烘托了语境氛围。
B组:
角度:北京口语词汇使用展示。
语段:对祥子的描写。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点评:这里的“杀好了腰”“鸡肠子带儿”“‘出号’的大脚”都是北京通俗语言的运用。老舍用这些大白话写一个车夫,实在是恰到好处。
C组:
角度:北京风土习俗。
语段:小说第五回中的片段。
“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一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睛扫搭我!”
点评:这是北京市民的生活习惯,老舍用几句话写出了太太的爱面子和吝啬,也写出了祥子对只有一毛钱赏钱的不满。反映了当时的人情世态。
教师总结:老舍不愧为语言大师。他用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京味儿”语言,简洁有力地写出富有北京特色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对《骆驼祥子》语言“京味儿”的品味挖掘,是对小说主要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是对小说诸多人物的近距离靠近,是对小说深刻主旨的初步触碰。
四、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
作家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这部小说用精彩的语言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呢?让我们开始下一环节的学习。
1.投影显示:
小说《骆驼祥子》一书中,既写了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与祥子关系密切的人,也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根据书中内容,以“写一句人物短评”的形式,尝试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评议。
2.投影显示:
人物形象评议就是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议论。我们用“一句话人物短评”来表达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理解、评议,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写一句话人物短评:或直接说出这个人物是一个什么人物,或说出这个人物的代表意义;也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的角度来评说;还可以从人物经历、命运的角度,以及从小说表达目的的角度来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这些角度可以相互交叉使用。
学生交流展示:
A组:祥子,来自农村,年轻力壮,不怕吃苦。
祥子模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是很大,圆眼,肉鼻子,眉毛很粗很短,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B组:祥子从一个自尊好强的人蜕变为好占便宜、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人。
虎妞大胆追求祥子,泼辣,有点儿心理扭曲。
C组: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与
无奈。
小福子,身世悲惨,善良可悲,是旧社会被侮辱、被伤害的弱女子。虽然祥子喜欢他,但终究挽救不了她的悲惨命运。
D组:虎妞,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务,将人和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
高妈,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
E组:曹先生,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刘四爷,旧社会的袍哥,改良办了车厂,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F组:刘四爷,残忍霸道,丧失人性,视金钱超过女儿,不关心女儿的幸福。
高妈,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可最终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的“行尸走肉”。
教师补充:洋车夫们大多来自乡间,来自社会底层,成天成年拉车也改变不了悲苦的命运。
投影显示(师生齐读):
祥子,你的自甘堕落诉说着社会的不幸;
小福子,你短暂的一生刺痛读者的心灵;
虎妞,你的泼辣大胆终抵挡不了父亲的残忍霸道;
洋车夫们,你们的勤劳挽救不了你们悲苦的命运。
设计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分析,可以更精准地理解小说意图所要揭示的主旨及深刻的内涵。
五、悟一悟文学的悲悯
投影显示:
《骆驼祥子》一书塑造了以祥子为首的北京底层人们,尤其是车夫们的群像。他们来到城市,渴望通过好好拉车改变生活,然而都如祥子一般,当奋斗以失败告终时,往往走向精神的堕落,直到变成“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作者这样写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首先了解社会背景及故事原型:
投影显示:
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北京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黑暗、畸形、失衡的社会里,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有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另外一个车夫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駱驼。这就是故事的原型。
再来看看作者。
投影显示:
老舍出身于贫苦市民家庭,从小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故事地点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有人说,老舍写作祥子,是平等、善良而近距离的撰写。他已经深入到车夫的生活和内心。
教师直接点明:作者真实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也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这是作者的悲悯,也是文学的悲悯。
设计意图:文学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要读懂《骆驼祥子》,必须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点评祥子的变,需要放置于时代背景中去思量;评说洋车夫们一成不变甚至每况愈下的生活,也应结合时代背景去评说。同时结合作者自身经历,解析其创作意图。
《骆驼祥子》
1.掌握圈点与批注的读书方法。
2.梳理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3.感知作品语言的“京味儿”。
4.品析人物形象。
5.感悟悲悯——体会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历史上有多个批注版本,毛泽东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很多评语。
可见圈点与批注确实是一种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常见圈点符号:
圆点或者圆圈表示精警之处,问号表示质疑,感叹号表示强调,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竖线或者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
符号确定后,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
根据批注位置的不同,有眉批、旁批、夹批、首尾批之别。
可根据需要安排。
圈点与批注要结合使用,不可脱节。
经典作品可反复阅读,圈点批注侧重点可以有不同。一般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
以语文学习小组的形式,从说一说生动的情节、品一品浓浓的“京味儿”、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悟一悟文学的悲悯等版块,交流展示《骆驼祥子》圈点批注的阅读成果。
1.总体感知《骆驼祥子》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
2.小组抢答生动情节。
以小组抢答的形式,概括几个生动的情节。
说一说生动的情节
说一说生动的情节
从祥子的角度,“三起三落”说情节。
从祥子的角度,“三部曲”式的精神状态变化。
祥子绰号的来历,怒辞杨宅,曹家遇险,无奈娶虎妞。
品一品浓浓的“京味儿”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公认的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代表作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品一品浓浓的“京味儿”
老舍是北京人,是京味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不仅传神地描绘了北京地区的文化风俗,而且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阅读《骆驼祥子》,你一定感觉到了其中散发的浓浓的“京味儿”。请从儿化音的使用、北京口语词汇的使用、北京风土习俗等角度,摘抄一些片段,做交流展示,品一品文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品一品浓浓的“京味儿”
角度:儿化音的使用。
语段:儿化音是北京话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骆驼祥子》中儿化词共有700多个,如“够上买车的数儿”“搁在兜儿”“她的话是抄着根儿来的。他不敢赶上她去闲谈等。
这些词的使用突出了人物的语言风格,烘托了语境氛围。
角度:北京口语词汇使用展示。
语段:对祥子的描写。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点评:这里的“杀好了腰”“鸡肠子带儿”“‘出号’的大脚”都是北京通俗语言的运用。老舍用这些大白话写一个车夫,实在是恰到好处。
角度:北京风土习俗。
语段:小说第五回中的片段。
“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一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睛扫搭我!”
点评:这是北京市民的生活习惯,老舍用几句话写出了太太的爱面子和吝啬,也写出了祥子对只有一毛钱赏钱的不满。反映了当时的人情世态。
老舍不愧为语言大师。他用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京味儿”语言,简洁有力地写出富有北京特色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
小说《骆驼祥子》一书中,既写了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与祥子关系密切的人,也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根据书中内容,以“写一句人物短评”的形式,尝试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评议。
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
人物形象评议就是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议论。我们用“一句话人物短评”来表达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理解、评议,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写一句话人物短评:或直接说出这个人物是一个什么人物,或说出这个人物的代表意义;也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的角度来评说;还可以从人物经历、命运的角度,以及从小说表达目的的角度来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这些角度可以相互交叉使用。
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
祥子,来自农村,年轻力壮,不怕吃苦。
祥子模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是很大,圆眼,肉鼻子,眉毛很粗很短,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
祥子从一个自尊好强的人蜕变为好占便宜、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人。
虎妞大胆追求祥子,泼辣,有点儿心理扭曲。
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
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无奈。
小福子,身世悲惨,善良可悲,是旧社会被侮辱、被伤害的弱女子。虽然祥子喜欢他,但终究挽救不了她的悲惨命运。
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
虎妞,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务,将人和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
高妈,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
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
曹先生,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刘四爷,旧社会的袍哥,改良办了车厂,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
刘四爷,残忍霸道,丧失人性,视金钱超过女儿,不关心女儿的幸福。
高妈,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可最终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的“行尸走肉”。
洋车夫们大多来自乡间,来自社会底层,成天成年拉车也改变不了悲苦的命运。
写一写短短的人物评议
祥子,你的自甘堕落诉说着社会的不幸;
小福子,你短暂的一生刺痛读者的心灵;
虎妞,你的泼辣大胆终抵挡不了父亲的残忍霸道;
洋车夫们,你们的勤劳挽救不了你们悲苦的命运。
设计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分析,可以更精准地理解小说意图所要揭示的主旨及深刻的内涵。
悟一悟文学的悲悯
《骆驼祥子》一书塑造了以祥子为首的北京底层人们,尤其是车夫们的群像。他们来到城市,渴望通过好好拉车改变生活,然而都如祥子一般,当奋斗以失败告终时,往往走向精神的堕落,直到变成“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作者这样写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悟一悟文学的悲悯
首先了解社会背景及故事原型:
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北京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黑暗、畸形、失衡的社会里,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有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另外一个车夫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駱驼。这就是故事的原型。
悟一悟文学的悲悯
老舍出身于贫苦市民家庭,从小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故事地点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有人说,老舍写作祥子,是平等、善良而近距离的撰写。他已经深入到车夫的生活和内心。
悟一悟文学的悲悯
作者真实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也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这是作者的悲悯,也是文学的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