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17 19: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郎文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半截塔中学 郭 军 你看过这幅图片后,会产生哪些联想?获取哪些有效信息? 阅读课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部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奉行的外交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独立自主,平等互利。
2、新中国建国第一年,同哪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答: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当时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对新中国采取的是敌视的态度,实行外交孤立封锁 阅读课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部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并完善的?
答:1953年底我国在同印度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进一步完善的。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共处尊重互相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嗨,班长要我把“国家外交原则”贴到班级板报上,可是被我弄乱了,急死我了,谁能帮我?我帮你理顺对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阅读“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思考回答问题:1、万隆会议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召开的?
答:是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
2、万隆会议的议题是什么?
答: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做出了什么贡献?
答: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一个美国记者 “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分钱……”
——联合国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 Who is he ?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形势与中国建交国家与美国共同封锁中国的国家中国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基本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外交基本原则: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 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底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提出,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完善。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
会议的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周恩来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请大家合作探究: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周恩来通改变会议航向的原因: 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的方针,符合与会大多数国家的愿望,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让我想想,编写历史剧本“万隆会议”:
①除周恩来外,最少还应该设计几个角色?
②他们分别对中国持什么态度,友好?敌对?
③每个角色的台词嘛,小菜一碟┅┅
④我应该还能比别人多点“创新”!比如┅┅我 是 历史 小 编 剧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