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曾发现“J粒子”。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知识链接(1)订正字音
丁肇中(zhào) 儒家(rú)
遵照(zūn) 不知所措(cuò)
彷徨(pánɡ huánɡ)检查预习埋怨(mán)
埋没(mái)埋度度德量力(duó)
度量(dù)(2)词语释义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推究。致,求得。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措,安置、处理。
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权威: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整体感知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1.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内容探究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意义: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1.“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句中的“用功”为什么要加引号?
品味赏析 “用功”用引号表示否定,暗示做学问时只埋头读书而忽视动手实践,不是真正的用功。 2.赏析“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一句。
用“消极”和“积极”这一对反义词,语言极为准确周密。“不是……而是……”的并列句式,否定前者,肯定后者,鲜明地提出观点。写法探究对比手法的运用。
为了证明观点的需要,文章某些地方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如第2、3自然段,讲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现代学术的基础是通过实地实验得到的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有力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文章是怎么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强有力论证观点的?鉴赏评价 作者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例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最终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以及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事例,就是反面事例;而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则是正面事例。这样,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显得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拓展延伸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因为常有活水注入,所以并不是一泓死水,因而才能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时搞懂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诗中表现的读书有所悟、有所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爽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感受。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其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或者用来赞美一个人在学问或艺术上取得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哲理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各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词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总 结结构图示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论题)
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传统教育弊端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结论)(论证)谢谢观看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缅怀、彷徨、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不知所措”等词语。
2.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3.把握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圈点、批注等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
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践的优秀品质,力争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一名学生以高分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没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身边的人们大为不解。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曾发现“J粒子”。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丁肇中(zhào) 儒家(rú)
遵照(zūn) 缅怀(miǎn)
不知所措(cuò) 彷徨(páng huáng)
(2)词语释义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权威: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阐述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举例证明传统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三部分(6~12):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四部分(13):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学术研究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的重要性。
2.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结构。
答案示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叶圣陶说过:“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请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示例: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答案示例:《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①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②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答案示例: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弊端在于“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示例: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如果不具备这些,也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它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示例: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原因有三:①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②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③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和“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这两句中的“格”“用功”都使用了引号,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案示例:相同。“格”字加引号,起讽刺、否定效果。“用功”加引号表示否定,暗示做学问时只埋头读书而忽视动手实践,不是真正的用功。
2.第13自然段中“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是什么句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同时也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简析这片演讲词的主旨。
答案示例: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弱点,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良好愿望。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答案示例:①第2自然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中《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②第3自然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③第4自然段:举例论证。证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④第8自然段:举例论证。列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了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⑤第11自然段:举例论证、反面论证。列举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从反面论证科学实验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⑥第12自然段:举例论证、反面论证。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明缺少科学实验精神给学习带来的困难,再次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下,中国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⑦正反对比论证:第3自然段(但是);第7自然段(只能……不可能……);第8自然段(不是……而是……);第9自然段(不是……它需要……是要有……)。一系列正反对比论证使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从初中学过的课文中选取一位科学家的事例做事实论据,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答案示例:示例一:“两弹”元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为证实实验效果,经常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先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示例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投身于水稻增产的研究。为实验秧苗,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亲身实践,奋斗九年,终于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创造世界一大奇迹。 示例三:两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一锅一锅地冶炼着成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终于提取出0.1克纯净的镭。(应突出“注重实验或实践”这一要点)
四、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已经懂得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让我们牢记丁肇中先生的教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努力把自己变成知行合一、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吧!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