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测试(岳麓版08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测试(岳麓版08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20 22: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测试
1.空想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B.是否对未来提出美好的构想
C.是否主张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D.是否主张改善工人生活
2.《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
C.巴黎公社革命的开始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
①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昭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③揭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巴黎公社最成功的基本经验是
A.坚持暴力革命              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依靠工农联盟              D.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5.巴黎公社革命给我们最主要的教训是
A. 没有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B.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
C.没有依靠工农联盟             D.没有改善装备
6.公社委员主要由工人组成,并规定他们的最高工资,这说明巴黎公社是
A.工人政权  B.资产阶级政权 C.农民政权    D.人民民主专政
7.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有
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②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学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
③它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④公社战士在同强大的敌人战斗时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誓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对《国际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在十月革命的枪声和火光中诞生的
B. 作者是鲍狄埃和狄盖特 
C.主调是推翻资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D.强调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并体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精神
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
10.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  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  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11.俄国十月革命不同于过去的一切革命,主要是因为 
A.是无产阶级领导       B.采用暴力方式
C.由城市到农村        D.目的是消灭剥削制度
12.俄国十月革命其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建立了工兵农苏维埃政府
B.推翻了临时政府和粉碎了资本主义经济势力
C.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领导者是布尔什维克
13.1917年沙俄政权和临时政府面临的共同危机是
①经济落后 ②社会矛盾尖锐 ③人民生活困苦 ④ 对外战争加重人民的痛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4.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最根本保证是 
A.沙皇专制制度非常落后 B.无产阶级组织性和战斗性强
C.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 D.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成熟的革命政党
15.体现《四月提纲》精神的有
①阿芙乐尔的炮声 ②《和平法令》 ③《土地法令》 ④ 人民委员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6.最能反映当时人民愿望的是
A.《和平法令》 B.《土地法令》 C.组成人民委员会  D.实行民主选举 
17.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的尝试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D.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1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③代表广大群众和民族利益 ④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
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 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20.抗日民族统一战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 .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B. 两党对日本侵略态度不同
C. 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       D. 两党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21.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不包括
  A. 辽沈战役    B. 渡江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22.我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 国民的反动统治的腐朽
C. 战略战术正确         D. 有一支人民军队并开展武装斗争
23.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D.基于国民党亲英美派对蒋介石积极营救的考虑
24. 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不包括
A. 打倒军阀          B.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C. 实现共产主义        D.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5.中国人民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①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②标志中国百多年来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结束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A.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6、第一次实践了“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者”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公社 B、“新和谐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27、《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因为它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C.第一次指出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D.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8、右图中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是
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
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
2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结合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始于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D.八七会议
30、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取得革命的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
C、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失败 D、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
31、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C、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32、关于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标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33、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
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强
34、下列对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国共双方分别指挥军队,形成两个战场 B.敌后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两个战场的作战方式截然不同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有对立,但互为依存
35、“我们在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认为“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36、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的中国①处在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的过渡阶段②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③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独裁④斗争的焦点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7、下列关于各会议的表述有误的是
①“一大”宣告了中共的成立 ②“二大”修改了奋斗目标 ③“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⑤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⑦中共七大围绕着未来如何建设国家的问题而召开的 ⑧国民党“六大”签署了“双十协定”
A、③⑥⑧ B、⑤⑦⑧ C、②③ D、⑥⑧
38.国民大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
A.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群众基础扩大 D.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39.毛泽东说:“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对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有
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② 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是关联
③ 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态度最坚决,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0.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是
A.中共的大力支持 B.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
C.国民党和孙中山的转变 D.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需要
41.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 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42.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43. (07广东单科)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44.(2007江苏单科)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5.(2007江苏单科)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46.(08,广东文基)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7.(08,广东文基)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48.(08,广东理基)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49.(08,广东单科)“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50.(08,广东单科)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w.w.w.k.s.5.u.c.o.m
www.
图一 列宁       图二 攻打冬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