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单元测试
1.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领事裁判权
2.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协定关税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虎门销烟损害英商的利益 B.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和财富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从此相继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析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权
6.通过《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等破坏了中国的 ①领土主权 ②司法主权 ③关税主权 ④贸易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丝的质量提高 B.中国茶丝生产迅速发展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崩溃
8.《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未能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
A.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尚未打开 B.中国人民抵制洋货
C.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的矛盾尖锐 D.封建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商品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9.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他所说的“奇局”应理解为
A.太平天国运动空前浩大 B.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C.外国资本主义船坚炮利 D.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征服世界的潮流
10.1860年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英军 D.法军
11.下列事务中属于总理衙门经管的有:①选拔官吏 ②通商事务 ③外交事务 ④其它洋务事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天朝田亩制度》中有关“分田”的规定,其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13.《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于实施 B.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勾结,敌我力量悬殊
C.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本性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时机
14.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5.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从中国勒索的白银总数达
A.2亿两 B.2.3亿两 C.2.5亿两 D.2.8亿两
16.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 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 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17.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避战求和"的投降政策 B.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C.清军将领大部分贪生怕死 D.日本有英美等国支持
18.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对日本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的态度 B.美国希望日本成为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C.日本明治维新后,通过对外侵略来发展资本主义 D.英国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
19.《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
① 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④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这是以下哪种矛盾的结果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的矛盾
C、外国侵略者争夺中国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的矛盾
2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农民反帝反封建运动 B.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C.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D.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22.清政府对义和团使用“剿”和“抚”两种办法,其根本相同点是
A.维护清朝统治 B.欺骗人民群众 C.讨好外国势力 D.笼络地方大员
2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24.我国下列城市被外国资本主义辟为通商口岸的先后顺序是 ①南京 ②天津 ③上海 ④杭州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25.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反抗西方列强侵略斗争的不同点是
A.以武力反抗外国侵略军 B.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所镇压C.发布文告反对西方侵略 D.区别对待西方先进文化与列强的侵略
26.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主张的相似点有
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产品
27.造成太平天国与古代农民起义具有新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阶级不同 B.所处时代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组成成分不同
2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包括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②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争权夺利,发生了天京变乱。③战略上失误,偏师北伐,导致失败,④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9.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清封建统治
30.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没有提出反封建土地纲领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31.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是一个
A.资产阶级革命派完全掌权的政权 B.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联合政权
C.立宪派占主体的资产阶级政权 D.革命派所建立的第一个地方革命政权
32.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颁布
33.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4.1918年12月,《每周评论》在发刊词中说: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了强权”,这一论点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当时 A.号召人民为真理而斗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认识到了一战的实质 D.向巴黎和会致意
35.五四运动中,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完全没有实现的是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收回山东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6.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之处是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 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7.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主要目的是 A.将东三省和内蒙古变为殖民地 B.把中国变成独占的殖民地 C.独占中国沿海的港湾和岛屿 D.支持袁世凯做皇帝
38.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完全实现的是
A.外争国权 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9.《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应归于
A.学生罢课 B.商人罢市 C.工人罢工 D.工商学的联合斗争
40.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4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和约签字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42.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43.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主要是因为
A.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B.它在反帝反封建上比辛亥革命具有彻底性
C.它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 D.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44.(08广东单科)《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45.(08广东单科)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46.(08广东单科)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47.(08广东单科)“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48..(08广东理科基础) “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49.(08宁夏文综)《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0.(08江苏单科)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
w.w.w.k.s.5.u.c.o.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