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单元测试
1、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一个新的思想流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B、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决定作用
C、主张知识即美德 D、创立了逻辑学
2、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其含义是
A、强调知识的作用 B、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追求认识人这一命题
C、表明他认为真理高于一切 D、表明他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
3、古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①泰勒斯②普罗塔哥拉③苏格拉底④亚里士多德⑤达·芬奇⑥莎士比亚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4、“吾爱吾师,吾尤受真理”表明亚里士多德
A、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 B、把首先和知识分二为一
C、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 D、崇尚真理,真理高于一切
5.下列思想或观点反映了人文精神的是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认识你自己。③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A.①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6.古希腊哲学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遭到怀疑 B.希腊人通过理性探究世界的能力增强
C.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D.希腊人勇于探索真理。
7.薄伽丘早期的作品尽情讴歌爱情,展示人间的欢乐,但其后期的短篇小说《大鸦》竟然咒骂女人就是邪恶。这主要反映了①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②反映了教会势力强大③薄伽丘缺乏斗争精神④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8.奠定康德在思想史上重要地位的著作是
A.《百科全书》 B.《纯粹理性批判》C.《哲学通信》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9.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宣传新的思想。其中薄伽丘的代表作是
A.《神曲》 B.《十日谈》 C.《哈姆雷特》 D.《最后的晚餐》
10.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1.卢梭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比较,不同之处主要在
A.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B.对主权在民的认同
C.对财产私有制的认识 D.对政权建设模式的构想
12.“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狄德罗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13.下列各项不是启蒙思想家共同主张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要求建立近代法治国家 C.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提倡理性主义和自由平等
14.欧洲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与启蒙运动宣传的理性主义,两者的共同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束缚
C.反对私有制,要求平均分配 D.反对特权,重视公共道德
15.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16.卢梭被誉为宣传理性至上的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这是因为他主张
A.人民应当推翻暴君,实现主权在民 B.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当推翻教皇
C.教士贪婪成性,人民应当推翻教会势力 D.猛烈批判了压制自由的现存制度
17.主张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防止腐败和集权,从而奠定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18.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A.沉重打击了欧洲的教会势力 B.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D.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19.“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共同意志的最高指导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论述体现出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20.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1.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论说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
22.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主要是因为
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B.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
C.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的提出
23.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的国家象征,但国家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A.《宅地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24.下列关于人文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要求 B.其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C.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
25.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26.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马丁·路德说:“世俗的权利受上帝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世界中执行他的职权,不要加以任何限限制。不论任何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修士,世俗权利都有权来管他。”
材料2,闵采尔说:“直到现在,城市和乡村里贫困、平凡的人们,都处于与上帝的旨意和任何正义相违背的境地,承担着宗教贵族、世俗贵族和政府的沉重负担……所以,基督教联盟的纲领和计划是这样的:托庇上帝保佑而且在可能的范围内,无需武装斗争和流血,来获得自由。”
――引自《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回答①材料1中马丁·路德强调了什么?
②上述材料的相同点是什么?
③上述材料的不同点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为什么具有这种不同?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参考答案
答案:1-5BADDD 6-10BBBBC 11――15CDCBB
16――20ABCAB 21-25BDBCC 26B
27.①世俗权力高于神权
②反对封建教会、具有反封建性质。
③前者只反对超越世俗权力的封建教会,后者反对一切封建剥削。因为马丁·路德代表世俗封建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只反对罗马教会。闵采尔代表农民、手工业者的利益、反对整个封建剥削制度。
28.答案:
(1)“分权与制衡”(即权力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
(3)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一、三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保卫自由和人权。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