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世界格局虽然尚未形成,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
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世界格局
1、一战后世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世界格局:
美苏两极格局
3、苏联解体后(当今世界)
一超多强——多极化格局
两 极
格 局
美
美
苏
1、两极格局打破了,世界形势是走向缓和还是日趋紧张呢?
2、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人权高于主权
利用北约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越过联合国
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
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指的是某些国家凭借实力,干涉别国的主权和独立,以谋取主宰世界(或地区)事务的权利的主张、政策和行动。
霸权主义
民族矛盾
地区冲突
恐怖活动
宗教纷争
宗教纷争
被美机轰炸后的南联盟某大桥
化做废墟的中国驻 南斯拉夫大使馆
北约轰炸南社会党总部大楼
南联盟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难民
贝尔格莱德遭导弹袭击
南联盟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北约轰炸南社会党总部大楼
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致三人牺牲
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严重侵犯中国主权。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
中国学生抗议美轰炸我驻南使馆
热衷于“维护世界和平
”的美国军队
进入21世纪,战火纷飞中的伊拉克···
9.11事件
苏
美
?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美国
欧盟
日本
中国
俄罗斯
一超多强
美
日
中
俄
欧盟
一超
多强
发展中国家
一超VS多强
原因: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推动力量: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
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1)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增强,地位提高。它希望摆脱对美
国的依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日本也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
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和平崛起对
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4)俄罗斯致力于国家复兴,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5)广大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比趋
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大国,GDP值约为美国的50%左右。其军事力量在质量上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居世界第三位。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
新干线铁路
日本汽车工业
俄罗斯围剿车臣非法武装
阅兵式上的俄罗斯战略导弹
俄罗斯X-65巡航导弹
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欧元为欧盟的统一货币,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 。
硬币
欧元
2007年1月1日,欧盟实现最大规模扩大,成员国达到27个。
克罗地亚于2013年7月加入欧盟,成为第28个成员国。
欧盟旗帜
各国人士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手举标语参加反对日本“入常”活动
一名美国人士在纽约联合国总部
前发表反对日本“入常”的演讲
2005年
美国GDP增长
美国GDP占世界GDP比重变化(%)
当今世界格局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经济实力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不结盟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1)背景:
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2)目的:
(3)中国努力:
①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②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他国内政。
④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2016年9月13日,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高官会议开幕。
参加联合国会议
博鳌亚洲论坛
一带一路大使论坛
金砖国家厦门会议
什么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政治新秩序是指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各国有权根据各自的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国与国之间理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当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阻碍国际公平正义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因素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应对措施
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坚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我们中国应如何面对当前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
(1)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要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2)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主张通过协商对话解决矛盾冲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3)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课堂总结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发展中国家
美国:企图单极世界
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
中国主张平等互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