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B )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2、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A )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A )
A.总统制 B.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制度
4、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B )
A、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A )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始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 D )
A、彻底否定土地封建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7、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C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8、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通过白话小说抨击封建礼教的思想家是( C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吴虞
9、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D )
A、信仰马克思主义 B、宣传社会主义 C、认同无政府主义
D、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10、民国初年,孙中山针对民众出现的放弃理想社会的思想,为革命建设事业提出了新的思维方式是( B )
A.“知易行难”学说 B.“知难行易”学说 C.“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11、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指( B )
A.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B.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C.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是针对( C )
A.“文革”的评价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问题
C.“两个凡是”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13、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其本质意义在于( C )
A.使中国人了解了世界的形势
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实力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开始重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14.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C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维新变法的思想主张与救亡图存的民族要求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15、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B )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16.在中国近代史上,对封建思想抨击最猛烈的一次是( C )
A.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C.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D.“问题”与“主义”之争
17.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 B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暴力革命
18.我们最应该继承与发展辛亥革命的是 ( A )
A.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 B.反帝爱国的政策
C.“实业救国”思想 D.暴力革命的策略
19、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B )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②平均地权③反对民族压迫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B )
A性质相同,基本内容不同 B内容基本相同,性质不同
C性质和内容基本相同 D目标相同,内容不同
21.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标志是 ( C )
A毛泽东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批判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D中共七大的召开
22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创举有( A )
①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 ②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 实行土地改革 ④用暴力方式将生产资料的私有改造成公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3、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彻底性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经济形态决定了意识形态
24.中共“十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 ( B )
A.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5、中共“十三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 D )
A、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B、到20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C、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6、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根本目的是 ( B )
A.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B.纠正“文革”以来“左”的错误
C.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 D.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27、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D )
①面临者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③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④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 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8、“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为体”根本目的是( B )
A、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的权威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清朝的统治
C、维护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延续性
D、抵御外侮,谋求自强之路
29、下列说法属于维新思想的是( C )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末”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国者,斯民之公产也;至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D、“立国之道,尚礼仪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
30、康有为维新变法理论呈现的特点是( A )
A、将西方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B、彻底地批判了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宣传维新思想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 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2:“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3:“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回答:①材料1、2两则上书出自谁手 依据材料1、2说明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上书的 反映了什么政治要求
②根据材料3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作者政治思想有什么特点 应如何加以认识?
答案 ①答: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要求实行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②答: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步性:体现了要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局限性:反对顽固守旧思想,但不敢正面对抗,而是借用孔子名义,并企图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反映了其阶级本质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新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请回答: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2)简述建国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并作简要评价。
答案(1)答:七大、十五大
(2)答:历程:①1925冬至1927年春,毛泽东针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②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建立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和创建红色政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探索出了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的革命道路。
③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纲领,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评价: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它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②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毛泽东做出了主要贡献,党的其他领导人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3、简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它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三个代表”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