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华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 第8课秦的统一
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我国古代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学习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秦统一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基本情况。
②知道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建立一整套官僚体制和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连接长城等加强和巩固统一措施的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讨论秦建立统一国家的进步意义。
②识读“秦朝疆域图”,能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③观察文字、货币、度量衡在统一前后的插图,指出统一后的优势所在。
④能在地图上正确指出秦长城西起和东至的所在地区。
⑤归纳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时的各方面活动,并就秦始皇建立强权正体和实行统一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秦的统一,明确秦统一六国实现从小国林立到国家一统的演进,符合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②通过学习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感知这些措施对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③通过学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四、自学提纲
(一)阅读课文(5分钟)独立完成下列题目(3分钟)
一、秦灭六国
1、时间:从公元前 年到公元前 年。
2、策略: , 。
3、灭六国的顺序: 、 、 、 、 、 。
4、结果: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
5、统一的意义:结束了 局面,建立了 。有利于当时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6、秦朝的疆域四至(注意结合课本P43页秦朝疆域图):
东—— 西—— 南—— 北——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秦王嬴政首创“皇帝”称号,自称“ ”。
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
皇帝: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丞相 掌管
中央(三公制) 太尉 掌管 都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御史大夫 掌管
郡守
地方 (郡县制) 他们负责 郡县的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县令(长)
3、意义:这样,皇帝就把 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三、统一措施
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
统一措施:
1、文化上:统一文字把 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日常文书往来通用的是一种便于书写的字体—— 。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①废除了六国刀币、布币、铜贝等,将战国后期秦国的 作为流通货币。
②影响:历朝都仿照秦钱样式铸行,圆形方孔钱在我国通用了整整 年。
③秦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使 、 、 都有统一的标准。
4、交通上:为了加强地区的联系,秦朝以 为中心,修建了几条驰道和直道,贯穿全国。并且规定车轮之间的距离,统一了车轨。
5、军事上:为了抗御匈奴,修筑了一条西起 、东到 的长城,历史上称“万里长城”。
(二)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题目(10分钟)
1.为什么秦能灭六国?
2、课本P47页思考与讨论?
五、当堂检测题
1、秦王朝的都城是( )
A、镐京 B、洛邑 C、长安 D、咸阳
2、秦朝御史大夫的职权是( )
A、掌管军事 B、监察百官 C、征收赋税 D、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3、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各地联系 B、促进文化发展 C、促进经济发展 D、抵御匈奴侵犯
4、毛泽东曾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指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5、阅读下列材料:
秦王灭掉六国后,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请回答:
⑴上面材料反映了秦朝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
⑵当时秦朝的皇帝是谁?他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⑶材料中的“文字”包括哪两种?“书同文字”有什么好处?
六、谈谈学习本节课感受
七、教师寄语或名人名言:
在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