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学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学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19 22: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学案
命制人:武顺智 时间:2007-4-9
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难点
港、澳回归和处理台湾问题涉及经济、统战、外交诸多因素,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现实难题,初中生不易理解。
三、学生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 讨论法等
四、自学提纲
(一)阅读课本完成填空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 。
2.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由 提出。
3.基本内涵:“ , ”。
4.历史意义:
⑴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 的稳定。
⑵为中国的 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⑶为国际社会以 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
⑷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年7月1日。
2.澳门回归: 年12月20日。
3.意义
⑴是“ ”构想的成功实践。
⑵洗雪了 。
⑶标志着 。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1.海峡两岸关系缓和:
⑴背景:在“ ”构想的指引下,中共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台湾方面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
⑵现状:20世纪 年代中后期,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⑶意义:增进了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敌意和误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2.海峡两岸关系前景: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二)小组讨论
1.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
2.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
3.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因素?
4. 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不利因素?
五、自我检测题
1、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提出归功于(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2、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
A、1997年7月1日 B、1999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7年12月20日
3、香港回归祖国,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中国国家主席是是( )
A、江泽民 B、胡锦涛 C、邓小平 D、毛泽东
4、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
A、1984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5、1997年,香港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洗雪了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香港从此摆脱了( )
A、英国殖民统治 B、法国殖民统治 C、美国殖民统治 D、葡萄牙殖民统治
6.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的局面出现在( )
A.20世纪70年代以来 B.20世纪80年代以来 C.21世纪初以来 D.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六、当堂检测题
1、下列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B、打破了海峡两岸人为隔绝的局面
C、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D、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2、实施“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和平统一 D、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3、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香港回归祖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澳门回归祖国 D、西藏和平解放
4.我国政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 C、平等谈判 D、两岸两制
5、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七、拔高思考题
课本P82页识图说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含义。
八、课后作业:随堂练
九、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感受
十、名人名言与教师寄语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