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5 18:4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揠苗助长
一、学习目标:
认识“焦、筋、疲、喘、截”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
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做人和做事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二、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
理解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
三、学习难点:
理解蕴含在寓言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学习过程:
板块一 回顾复习,谈话导入
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的主要内容及其蕴含的深刻道理。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想一想:“揠苗”是什么意思?
指名分段读文,集体正音。
理解“揠苗”。指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是谁揠苗助长呢?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呢?结合句式说一说课文内容:
(出示:因为农夫 ,所以 ,结果 )
板块三 品词析句,理解故事
(一)学习第1—2自然段,感悟农夫的急
1.思考:这个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那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呢?(焦急)
(1)识记生字:“焦”。
(3)出示句子,朗读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4)理解“自言自语”。
2.找出文中其他词句感受他的焦急。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的焦急?(巴望、天天)
2.理解“巴望”,换词比较感悟。
3.“天天”:告诉我们他每天都去。烈日当空时去吗?狂风暴雨时去吗?他这样每天都去,是为了什么?
4.指导朗读:读出盼望、急切的心情。
(2)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他的焦急?
2.禾苗真的没有长高吗?你从哪个词语中知道的?(好像)
3.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焦急。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禾苗在慢慢长高,但在农夫眼里却一点儿也没有长,这下农夫还闲得住吗?得想办法让禾苗快长起来呀!
(3)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结合字词体会焦急。(急忙跑、一直、筋疲力尽)
2.随文识字:筋、疲,理解成语“筋疲力尽”。
3. 训练说话:
我们仿佛看到了炎炎烈日下,农夫弯着腰在拔禾苗,儿子送水来给他喝,他对儿子说:“____________。”
傍晚,太阳快落山了,老婆叫他回家吃饭,他对老婆说:“__________。”尽管他口很渴,肚子很饿,但他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
干了一天,农夫感觉怎么样?(筋疲力尽)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4. 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累和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体会农夫非但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还非常高兴、得意!
3.识记生字“喘、截”。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他多么高兴,多么得意啊,可是结果呢?
2.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板块四 课堂小结,延伸拓展
1.你想对揠苗助长的人说些什么呢?
2.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总结。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揠苗助长”的事例。
板块五 巩固词语,书写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认读巩固。
2.指导书写生字:筋、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