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8《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6 17:12:34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科学粤教版 六年级下新知导入 波波带几个小伙伴去郊外的小河沟里看鱼虾,因为他听说爸爸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看鱼。但是他们到了小河沟之后,却发现河沟里并没有鱼。他们感到很疑感:为什么以前这里有小鱼,现在一条都没有了?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些疑问吗?新知讲解小河里的鱼虾为什么消失了呢?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生活和工业污水的随意排放,使土地和水域受到污染,鱼虾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新知讲解小调查:我们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呢?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水等,让土地河流严重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河流中的鱼虾逐渐消失自己的家园。新知讲解秸秆焚烧和农药喷洒等,让大气受到严重污染,空中的鸟类将失去自由飞翔的蓝天。新知讲解植被破坏和过度放牧等,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加剧,赖以生存的动物减少或消失。新知讲解保护野生动物势在必行。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由于一些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如冰雪灾害、乱砍滥伐、张网捕鸟等,使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导致一些动物大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新知讲解你搜集到哪些人为破坏动物栖息地的现象或典型事件?砍伐雨林,种植单一种类的经济树种。种植单一的树种会破坏土质,影响水体的保持和平衡。新知讲解围海造地,将可能严重危害海洋生物,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同时也可能污染水域。新知讲解张网捕鸟,破坏生态平衡。新知讲解推山建房,破坏了动物栖息地,威胁到它们的生存。新知讲解小资料在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内,经常发生游人挑逗、伤害动物的行为。该动物园的羿总告诉记者,从建园至今,虽然没有发生过动物被伤害致死的事件,但游人投喂的情况却时有发生,鸵鸟等一些草食动物的胃里经常有塑料袋。新知讲解在南城麋鹿苑内,有几处麋鹿的墓地,这些麋鹿都是因误食塑料袋而死!新知讲解2002年2月23日,对北京动物园的一头黑熊来说简直是最悲惨的日子:当天下午1时许,它被一位游客泼下的硫酸“击中”面部,导致双眼失明、整个舌面被灼伤,黏膜脱落,口腔及上腭被严重烧伤。 新知讲解你知道,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导致哪些动物减少或灭绝?苏门答腊虎 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新知讲解微型猪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新知讲解麋鹿 中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善于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树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栖息在长江流域一带。因人类捕杀而几乎灭绝,残存的麋鹿都被饲养在皇家的园林中。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所剩麋鹿都被运往欧洲。20世纪八十年代,麋鹿重归中国。目前,麋鹿总数已达到2000多只。 新知讲解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它们都面临盗猎、伐木、毁林开荒、生境退缩的威胁,可谓“树倒猢狲散”! 新知讲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动物为什么是人类的朋友?新知讲解供人观赏供人美食陪伴老人破案助手新知讲解我国都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来保护动物栖息地环境的呢?新知讲解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新知讲解建立禁猎区
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狩猎活动,对区内的其他资源,也要作为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加以保护 新知讲解实施环境监测
各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视、监测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由于环境影响对野生动物造成危害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新知讲解我们少年儿童应该怎么做呢?新知讲解爱护动物,从我做起多参加爱护动物的活动与不法分子积极作斗争爱护生物家园,人人有责课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人为破坏动物栖息地环境行为的是( )
A.冰雪灾害 B.乱砍乱伐
C.张网捕鸟 D.围海造田
2.小河里的鱼虾消失,说明( )
A.天敌太多 B.失去食物来源
C.水环境受到污染 D.自然死亡
我知道AC拓展提高倾听动物的心声呻吟着的北极熊妈妈,我不走拓展提高我不是服装我不是商品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人类的行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运用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认识人类与动植物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意识。板书设计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家园破坏——保护措施作业布置我是生态环保的小小宣传员,为了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我该做些什么呢?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许多地方采取有力措施,减少__________对动物栖息地环境的影响。
2、动物的_________遭到破坏,导致一些动物大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3、由于_________的大量使用,以及____________的随意排放,使土地和水域受到污染。
4、由于一些______或_______的原因,使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
1、动物的灭绝最终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
3、小河里鱼虾的消失说明鱼虾的天敌太多。( )
4、冰雪灾害、围海造田、推山建房等人为因素极大破坏动物栖息环境。( )
5、野外观鸟、赏蝶等活动,打扰了野生动物的生活,应该禁止。( )
三、问答题
1、你知道哪些人为破坏动物栖息地环境的现象?
2、为了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人为原因
2、栖息地
3、农药、化肥 生活和工业污水
4、自然 人为
二、判断题
1、√
2、√
3、ⅹ
4、ⅹ
5、ⅹ
三、问答题
1、围海造田、推山建房、张网捕鸟、砍伐雨林等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8《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教学设计
课题
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6
学习
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的行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运用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认识人类与动植物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意识
重点
运用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初步了解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了解人类的行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认识人类与动植物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难点
运用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初步了解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了解人类的行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波波带几个小伙伴去郊外的小河沟里看鱼虾,因为他听说爸爸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看鱼。但是他们到了小河沟之后,却发现河沟里并没有鱼。他们感到很疑感:为什么以前这里有小鱼,现在一条都没有了?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些疑问吗?
学生回答
旨在导入课题《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
讲授新课
1、讨论:小河里的鱼虾为什么消失了呢?
展示图片
2、小调查:我们农村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呢?
教师归纳总结:
①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水等,让土地河流严重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河流中的鱼虾逐渐消失自己的家园
②秸秆焚烧和农药喷洒等,让大气受到严重污染,空中的鸟类将失去自由飞翔的蓝天
③植被破坏和过度放牧等,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加剧,赖以生存的动物减少或消失
3、保护野生动物势在必行。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归纳总结:
由于一些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如冰雪灾害、乱砍滥伐、张网捕鸟等,使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导致一些动物大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4、你搜集到哪些人为破坏动物栖息地的现象或典型事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图片:
①砍伐雨林,种植单一种类的经济树种。种植单一的树种会破坏土质,影响水体的保持和平衡
②围海造地,将可能严重危害海洋生物,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同时也可能污染水域
③张网捕鸟,破坏生态平衡
④推山建房,破坏了动物栖息地,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5、小资料
①在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内,经常发生游人挑逗、伤害动物的行为。该动物园的羿总告诉记者,从建园至今,虽然没有发生过动物被伤害致死的事件,但游人投喂的情况却时有发生,鸵鸟等一些草食动物的胃里经常有塑料袋
②在南城麋鹿苑内,有几处麋鹿的墓地,这些麋鹿都是因误食塑料袋而死的。据介绍,麋鹿苑内没有塑料袋,麋鹿吞食的塑料袋多为游客参观时丢弃的……
③2002年2月23日,对北京动物园的一头黑熊来说简直是最悲惨的日子:当天下午1时许,它被一位游客泼下的硫酸“击中”面部,导致双眼失明、整个舌面被灼伤,黏膜脱落,口腔及上腭被严重烧伤
6、你知道,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导致哪些动物减少或灭绝?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提供部分案例:
①苏门答腊虎 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②微型猪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
③麋鹿 中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善于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树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栖息在长江流域一带。因人类捕杀而几乎灭绝,残存的麋鹿都被饲养在皇家的园林中。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所剩麋鹿都被运往欧洲。20世纪八十年代,麋鹿重归中国。目前,麋鹿总数已达到2000多只。
④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它们都面临盗猎、伐木、毁林开荒、生境退缩的威胁,可谓“树倒猢狲散”!
7、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动物为什么是人类的朋友?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供相关资料: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
②建立禁猎区,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狩猎活动,对区内的其他资源,也要作为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加以保护
③实施环境监测 各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视、监测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由于环境影响对野生动物造成危害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9、我们少年儿童应该怎么做呢?
10、课堂练习:我知道
①下列不属于人为破坏动物栖息地环境行为的是( )
A.冰雪灾害 B.乱砍乱伐
C.张网捕鸟 D.围海造田
②小河里的鱼虾消失,说明( )
A.天敌太多 B.失去食物来源
C.水环境受到污染 D.自然死亡
11、拓展提高:倾听动物的心声
①呻吟着的北极熊
②妈妈,我不走
③我不是服装
④我不是商品
12、作业布置:
我是生态环保的小小宣传员,为了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我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生活和工业污水的随意排放,使土地和水域受到污染,鱼虾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
学生交流调查结果
学生在组内继续讨论交流
学生在组内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学生认真听
学生组内交流搜集到的相关信息: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
动物可以供人欣赏,可以供人美食,可以陪伴老人,可以帮助破案等等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①爱护动物,从我做起
②与不法分子积极作斗争
③多参加爱护动物的活动
④爱护生物家园,人人有责
……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用心去聆听
课后完成
以“消失了的鱼虾”现实案例出发,启发学生认识水域污染背后
的原因,认识小河中鱼虾消失了的缘由
利用课前调查、收集到的有关人为破坏环境的各
种行为表现、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情况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了
解在自己生活地区的周边环境中存在的“环境改变影响生物生存”的情况例子
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的必然性
出示书上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认识人类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典型事例,思考与分析这将会对动物的生存造成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影响到人类自身
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人类破坏生态的严重性
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濒临灭绝与人类的关系,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了解动物是人类朋友的原因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或地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力措施
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保护动物家园的良好行为习惯
检查课堂所学情况
通过倾听动物的心声,与学生的心声产生共鸣,增强保护意识
继续提高环保意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人类的行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运用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认识人类与动植物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意识。
总结课堂知识
板书
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
家园破坏——保护措施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