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学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学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19 22: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命制人:武顺智 时间:2007-3-14
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造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历史教训。
2.难点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未能及时纠正的原因。
三、学生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法 讨论法 等
四、自学提纲
(一)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时间: 年党中央制定。
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 。
3、结果:导致了“ ”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二)“大跃进”
1、时间:从 年开始。
2、核心内容:掀起全民“大炼 ”的运动。
3、后果: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 比例严重失调。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从 年开始。
2、后果: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对适合中国国情的
和 的探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四)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从1959年起,特别是1960年夏以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逐渐显露出来。
2. 时间:从 年至1965年初。
3.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 、 ”的八字方针。
4.结果: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二)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五、自我检测题
1.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的时间是( )
A.1956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60年
2.“大跃进”运动首先开始于( )
A.工业领域 B.农业领域 C.商业领域 D. 教育领域
3.在“大跃进”运动中,在农村掀起了( )
A.对农业的改造 B.“大炼钢铁运动”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式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时间是( )
A.1958年 B.1959年 C.1960年 D.1961年
5.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 B.工业发展速度太慢
C.人民生产积极性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严重后果
6.关于我国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正确顺序是( )
A.“调整、巩固、提高、充实” B. “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C. “巩固、调整、充实、提高”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六、当堂检测题
1.曾经有报刊不切合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应出现在( )
A.土地革命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大跃进”时期,在工业领域掀起的运动是( )
A.对农业的改造 B.“大炼钢铁运动”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忽视了( )
A.经济建设的主观规律 B.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C.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D.人的主观能动性
4.1958年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
A.盲目求快 B.强调变革所有制 C.实事求是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下列有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当时我国的具体国情 B.是对农业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态的成功探索
C.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曾经几度调整 D.主要是将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
6.我国在农村兴办的人民公社的两大特点是( )
①规模大 ②公有化程度高 ③生产效率高 ④社员劳动积极性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下列与“大跃进”运动的产生无关的是
A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B.主要领导人头脑发热
C.国际上“赶超”理论的影响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七、拔高思考题
课后P30页辨别与思考
八、作业题
完成随堂练
九、谈谈学习本节课后的感受
十、名人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