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学案(两课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学案(两课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19 22: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两课时)
命制人:武顺智 时间:2007-3-10
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重点
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⑵1954年宪法的制度
2.难点
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需要说明和区别。
三、学生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法 讨论法 等
四、自学提纲
(一)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一)过渡时期(1949——1956)的总路线
1、目的: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后,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 过渡。
2、时间: 年党中央制定。
3、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实现对农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任务。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从 年开始至 年完成。
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立 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3、巨大成就:
⑴各项主要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⑵不仅 得到极大改善,也初步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 的不合理布局。
三)三大改造
1、内容:改造 、手工业和 。
2、实质:对 实行变革,使 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经济基础。
3、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 到 的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 阶段。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时间: 年9月。
2.制定者:第一届 第一次会议通过。
3.性质: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4.意义:使我国的 和法制建设有了 的保障。
(二)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为什么要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
3.为什么要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并采取和平改造的途径?
五、自我检测题
1.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C.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D.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下列有关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结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B.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C.我国工业基础得到极大的改善 D. 初步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 B.农业 C.重工业 D.商业
4.下列有关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第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宪法 B.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5.党中央制定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7年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改造农业
C.改造手工业 D.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7.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由贫穷实现国家富强 D.把资本家改造为劳动者
8.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 )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工业基础得到了极大改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六、当堂检测题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完成
2.我国执行“一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
A.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改革 B.完成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任务
C.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物质基础 D.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保障的是( )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临时约法》D.三大改造的完成
4.下列事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下列事件发生在1954年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三大改造的完成
七、拔高思考题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如何理解“一化”与“三改”的关系,这条总路线有何特点?
八、作业题
完成随堂练
九、谈谈学习本节课后的感受
十、名人名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