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单元复习学案三(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八年级单元复习学案三(北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19 22: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单元复习学案三
第三单元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No.
[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考纲要求]
1、识记层次:①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
       ②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③了解南昌起义;
④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理解层次:①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②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认识长征精神。
[考点导学]
1、五四爱国运动
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简单经过:
a.1919年5月4日——6月3日:运动中心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力
b.1919年6月3日以后:运动中心在上海,以工人阶级为主力
c.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d.领导者:李大钊、陈独秀等
③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④意义:
a.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⑤五四精神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其中爱国主义又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2、中国“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③主要内容:
a.通过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b.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产生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④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北伐战争
①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的合作。
②黄埔军校的创建
a.创建: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b.作用: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③北伐战争
a.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b.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c.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d.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
e.战果: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 国民政府也从广州迁到武汉。
4、红色政权的建立
①南昌起义
a.时间、地点:1927年8月1日,南昌
b.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c.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秋收起义
a.时间、地点:1927年9月,湘赣边界
b.领导人:毛泽东
c.意义:放弃攻打大城市计划,改向农村进军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⑤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5、红军长征
①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②简要经过: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从闽西长汀等地出发——血战湘江——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③遵义会议
a.时间、地点:1935年1月,遵义
b.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⑤长征精神:
a.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与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取得胜利的精神;
b.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c.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d.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e.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目标测评]
一、选择
1、标志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是(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什么会议(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3、歌曲《国民革命歌》中唱道"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歌诞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针对_______的强盗行为,中国青年学生发出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的怒吼。(  )
A.英国侵占香港岛     B.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
C.日本侵占台湾      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5、五四运动成为五四青年节的来源,主要是因为(  )
A、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B、运动的参加者都是青年学生
C、五四运动席卷全国     D、运动主力由工人转向学生
6、闽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永定支部”成立于(  )
A、1923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6年
7.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湖南和江西 B.湖南和湖北 C.河南和湖北 D.江西和福建
8、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到大陆访问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谈,并发布了新闻公报。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创办
9、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南京   C、上海  D、广州
10、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井冈山 ②长汀 ③遵义 ④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红色旅游是当前旅游业的热点。假如你想考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  )
A、南昌   B、武汉   C、井冈山   D、广州
12.某校学生计划利用暑假组织一次“闽西红色之旅”,如他们想参观“古田会议"的旧址,应到(  )
A、上杭    B、长汀     C、永定   D、连城
13、下列关于长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B.长征途中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D.后来红军改编,奔赴抗日战场开展敌后游击战
14、在红军长征途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飞夺泸定桥   B.“八七”会议   C四渡赤水   D.遵义会议
15、红军长征中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
A、四渡赤水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二、材料解析
16.阅读下列材料: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回答:
(1)文中话是谁说的?起义指什么起义?
(2)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3)为什么说“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17.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他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回答:
①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目的是什么?
②黄埔军校建立于何时、何地?
③黄埔军校的建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18.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回答:
①上述材料出自何处?
②中国的土地“不可以断送”是针对什么而说的?
③在这次斗争中,前后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④这次斗争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斗争?其结果如何?
19、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问题:
相关链接: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1) 红军为什么长征?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历时几年?走过了多少个省?
(2)遵义会议召开于哪一年?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3)谈谈你心目中的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7、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个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井冈山、遵义、延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点)。请你以这些景区(点)导游的身份,用最简练的语言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在这些景区(点)的重大革命事件及其深远历史意义。
(井冈山、遵义、延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卢沟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景点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游客量大增,你认为国家确定这些旅游景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今年是长征胜利______周年,请你谈谈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