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单元复习学案一(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八年级单元复习学案一(北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19 22: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单元复习学案一
第一单元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No.
[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考纲要求]
1、识记层次:①知道林则徐和虎门销烟;
       ②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
③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④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⑤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⑥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理解层次:①简述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②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3、运用层次: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考点导学]
1、林则徐和虎门销烟
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牟取暴利,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鸦片的大量输入,一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二腐蚀了清政府的
统治机构,三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1839年6月3日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战争的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
①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打开中国大门。
直接原因:清政府命林则徐实行禁烟运动。
②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战争结束。
③结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有:
a.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破坏
b.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④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扩大侵略权益。
②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③主要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残迹
④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4、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时间 不平等条约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5、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讨伐中亚浩罕国
入侵者阿古柏。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1881年,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为加强西北边疆
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
设立行省。
6、甲午中日战争
①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敌舰,不幸中鱼雷,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②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其主要内容有: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开通商口岸
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表现在: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受到破坏;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新的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马关条约》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法、俄、日、法、德、意、奥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8月中旬,攻占北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②《辛丑条约》1901年
其主要内容有: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些,清政府完成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目标测评]
一、选择
1、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条款是(  )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五口通商         D、领事裁判权
2、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法国作家雨果说的“两个强盗”是指(  )
A、英、美    B、日、俄    C、英、法   D、英、德
4、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5、清朝诗人黄遵宪根据时事写了《台湾行》,诗中“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的“仇虏”是指(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荷兰
6、《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
A、割地面积   B、开放的口岸  C、赔款的数额  D、开设工厂的特权
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是指民族英雄(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8、新疆有一座纪念晚清名臣的祠堂里悬挂着一幅楹联: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霜边月,万里寒鸦相国祠。楹联颂扬了这位名臣收复新疆的功绩。这位名臣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9、《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清政府完成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D、清政府的经济被帝国主义完成控制
10、近代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俄国
11、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一位清末诗人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林则徐    C、丘逢甲   D、刘光第
三、材料解析
12. 1、阅读下列材料:"……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 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说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② 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这两个强盗还曾参与过哪次战争?
13、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在供认:“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中国此次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计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瓦德西统帅的军队称什么?
②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③此前哪支军队曾侵入北京?他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
④这段屈辱的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四、简答题 
14、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大举侵略我国,中国人民也不断掀起反抗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结合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谈谈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②在此期间,中国丧失了哪些领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