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练提纲14 《南方经济的发展》
命制人: 时间:2008-11-21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六朝名称、古都及其发展地区经济中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2.把握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路线、作用。
3.把握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
二、学练提纲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
(一)想一想
1.何为“六朝”?六朝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趋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东汉末年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们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什么影响?
3.课本P85页阅读与理解
4.课本P88页思考与讨论
(二)试一试
1.你能对照课本政权分立形势简图,简要说说从东汉后期到隋朝完成统一这一段中政权更替的历史吗?
2.你能在北方人口南迁图中指出北方人口南迁的主要路线吗?
3.试简单概括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三)练一练(1-15为必做题,16为选作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有 ( )
①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 ②科学技术成就重大
③文化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④民族融合形成第一次高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东晋流传的“王与马共天下”中的“王”指的是( )
A、司马睿 B、王导 C、王猛 D、王羲之
3、下列朝代中,曾经统一过全国的是( )
A、曹魏 B、蜀汉 C、西晋 D、东晋
4、下列朝代都城在洛阳的是( )
①魏 ②吴 ③西晋 ④东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下列关于六朝时期江南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摆脱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 B、出现逐渐上升发展的重大转折
C、农业远远落后于中原经济发达地区 D、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6、六朝时期,中心由北向南转移的手工业部门是( )
A、冶铸业 B、制瓷业 C、造纸业 D、丝织业
7、南方经济走出低谷是在( )
A、三国时期 B、六朝时期 C、西晋 D、东晋
8、六朝时期,都城都建在今天的( )
A、北京 B、南京 C、洛阳 D、杭州
9、东汉时期,南方地区的农业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南方地区开放艰难 B、劳动力短缺 C、自然条件恶劣 D、政府不关心
10、北方人口的大量迁移,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
A、改变了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 B、改变了南方的自然地理条件
C、刺激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增长 D、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11、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工具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统治者使仁政
12、促使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
A、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B、北方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六朝统治者主要调整统治政策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六朝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
A、犁耕的推广和改进 B、火耕水耨
C、粪肥精耕 D、稻麦两熟制
14、下列关于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有利条件是稳定的社会环境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补足了劳动力,提供了先进技术
C、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D、通过江南汉族人民辛勤劳动,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15、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从何时开始(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初年 D南北朝时期16.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宋书》这样描述江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表明,南方和北方的人口比例为1:3.2,就人才而言,两汉时代的三公九卿,儒林文苑也都集中于北方,南方几乎空白。但到南朝以后,南方人中进士的逐渐增多以至于大大超过北方,文化繁荣也远胜北方。
读后请回答:
①《汉书》和《宋书》中所记载的汉朝和南朝时江南的经济情况有什么变化?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②你认为这种变化同材料三中反映的情况有什么关系吗?谈谈你对当前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关系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