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战略大决战》同步练习(鲁教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战略大决战》同步练习(鲁教版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8-22 07: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0课 战略大决战
一、单项选择
1.百团大战发生在 (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中
2.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 ( )
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 B. 1932年1月到1945年5月
C. 1936年12月到1945年9月 D. 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
3.关于台儿庄战役,正确的叙述是 ( )
A.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B.歼灭日军10万人
C.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 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4.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B.中共“七大”确定了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七大”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
D.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被日本占领了长达半个世纪,终于在1945年10月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旅顺 B.大连 C.台湾 D.福建
6.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诞生 D.抗美援朝的胜利
7.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负的关键在于(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的英勇抗战 B.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
C.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D.日本侵华兵力相对不足
8.“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之后?
A、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三大战役 D、解放华东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华北地区有近百万农民参军。群众忍饥挨饿献粮献物,舍生忘死运送物资、救护伤员。
材料二: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想美国记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发表讲话,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1)材料一描述了解放战争中的什么现象?
(2)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和解放战争的结果印证了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观点,你能具体说明吗?
三、问题探究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发动侵华战争。在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了;在1937年开始的抗击日本全面侵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其你运用做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战争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附参考答案:
一、1.B 2.D 3.D 4.C 5.C 6.A 7.A 8.B
二、(1)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舍生忘死运送物资的情景。
(2)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权利支持是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证实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三、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清政府政治腐朽,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法侨的支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