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卷(试题与答案没有分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卷(试题与答案没有分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6 07:5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 初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
1.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油深埋处理;
【B】.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为节约水资,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然料.
【答案】:D
2.把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石块沉底,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浮力( )
【A】.木块大; 【B】.石块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答案】:B
3.潜水员完全进入水中后,下潜过程中,他所受到的( )
【A】.浮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增大;
【B】.浮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减小;
【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增大;
【答案】:D
4.在研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则实验中F1、F2、F3、F4的关系是(  ) / 【A】.F1=F2=F3=F4; 【B】.F1-F2=F4-F3; 【C】.F1=F2,F3=F4; 【D】.F1-F3=F4-F2.
【答案】:B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
【A】.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
【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
【D】.无法判断.
【答案】:C
6.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B
7.重3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2牛的水,小球所受浮力( )
【A】.一定为1牛; 【B】.一定为2牛; 【C】.可能为3牛; 【D】.可能为5牛.
【答案】:C
8.如图所示,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它所受的浮力及露出水面体积的变化情况是(ρ海水>ρ江水)( ) 【A】.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B】.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C】.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答案】:A
9.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依次是F1和F2( )
/
【A】.ρ1>ρ2;F1>F2;
【B】.ρ1<ρ2;F1【C】.Ρ1<ρ2;F1=F2;
【D】.Ρ1>ρ2;F1=F2.
【答案】:C
10.如图,在木块上放置一个铁块m1时,木块M刚好浸没于水中(如图甲);当在木块下吊一个铁块m2时,木块也刚好浸没(如图乙),则的值为( )(ρ铁=7.9×10kg/m,ρ,)
/
? ? ? ?甲? ? ? ? ? ? 乙
【A】.59:69;
【B】.69:79;
【C】.79:89;
【D】.89:99.
【答案】:B
11.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试比较容器底部所受的铁球的压力( )
/
【A】.甲的最小;
【B】.乙的最小;
【C】.丙的最小;
【D】.—样大.
【答案】:B
1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3:2.将它们放入水中,待两球静止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F甲:F乙=5:6,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下沉到水底,且ρ甲:ρ水=6:5;
【B】.乙球在水中漂浮,且ρ乙:ρ水=2:3;
【C】.甲球在水中漂浮,且ρ甲:ρ水=5:6;
【D】.乙球下沉到水底,且ρ乙:ρ水=6:5;
【答案】:A
13.如图所示,在一块长方形的泡沫塑料上用细线缚着一块卵石,使它漂浮在玻璃缸内的水面上.这时泡沫塑料恰好露出一半体积,玻璃缸里的水面在缸壁的A处.现将泡沫塑料和卵石翻个身,使卵石在泡沫塑料的下面,并仍放在原来玻璃缸的水中,当它平衡时,玻璃缸中的水面位置( )
/
【A】.在A处以上;
【B】.在A处以下;
【C】.仍在A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C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1.7×103Kg/m3.
【答案】:B
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
【答案】:D
16.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答案】:C
17.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
【B】.花生油;
【C】.面粉;
【D】.冰块.
【答案】:A
18.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C】.把氯化钠固体溶入水;
【D】.浓硫酸稀释.
【答案】:D
19.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有确定意义的条件,除了“在一定温度下”还需具备( )
【A】.一定量的溶剂;
【B】.一定量的溶液;
【C】.一定量的溶质;
【D】.不再需要其他条件.
【答案】:A
20.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克.则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正确的是( )
【A】.溶质:溶剂=36:100;
【B】.溶质:溶剂=36:136;
【C】.溶剂:溶液=136:100;
【D】.溶质:溶液=36:100.
【答案】:A
二、填空题
2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______;④______;
图中③ 环节主要靠______途径来完成;
(3)水循环的动力来自______ ;
(4)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
(1)海洋蒸发 陆地降水;
(2)海陆间循环;
(3)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4)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自然界的物质运动队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
22. 重力20牛、体积1×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为___牛;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牛;若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将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9.8N 10.2N 不变.
【解答】:
(1)知道物体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由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公式F浮=ρ水gV排可以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减去重力等于物体所受合力. (2)当物体所处的深度增加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变化情况.
23. 如图所示的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它的侧面所受的各个方向上的压力相互 ,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 ,这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所以浮力的大小可表示为 ,浮力的方向
/
【答案】:(1)抵消 大于 F1-F2 向上.
【解答】:
据相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的特点可以知道,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即可以相互抵消掉; 而圆柱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是不同的,下表面深度为h1,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2, 则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1=ρ液gh1,受到的压力为F1=P1S=ρ液gV1, 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2=ρ液gh2,受到的压力为F2=P2S=ρ液gV2, 因为h1>h2,所以F1>F2, 则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就产生了浮力,即:F浮=F1-F2.
24.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了解水很重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关于水组成测定的实验,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A、B为电源的正、负两极,通电一段时间后.I玻璃管内出现的实验现象有___.通过现象判断A为电源的②___(填“正”或“负”极) ;
(2)Ⅱ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用___检验。若Ⅱ玻璃管内产生了10mL气体。这I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是___;
(3)自然界的水,多数都是不纯的,其中还有一些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 (填操作名称)来除去这些杂质。
(4)常用的净水方法有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能够除去水中异味的物质是(填名称)
(5)请写出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答案】:(1)生成的气体较多,负;
(2)带火星的木条,20mL;
(3)过滤;
(4)蒸馏,活性炭;
(5)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太高.
25. 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测量时漂浮在被测液体中.如图,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 F甲 F乙 ,两种液体的密度 ρ甲 ρ乙 (均填:“>”、“=”或“<”).
/
【答案】:= <.
【解答】:因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故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均等于重力,即?F甲 = F乙,因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浸入液体的体积大于在乙液体中时浸入体积,则由浮力公式F=ρgV可得,ρ甲 = ρ乙.
26. 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其中(a)只有水,(b)水中悬浮着一个50g的小球。若把这两个缸放到台秤上称量,可知质量关系为ma___?m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小球的体积为___?cm3。
/
【答案】:等于 50.
27. 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小球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
/
【答案】:大于;变小;变小.
【解答】:
(1)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及绳子拉力作用,小球此时处于静止,则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知:F浮=G+F;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大于小球的重力;
(2)剪断绳子后,小球会上升,由于原来小球恰好浸没在水中,所以上升后就会露出水面,则上升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的浮力变小,水的液面下降,根据P=ρgh可知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小.
28. 如图所示,某正方体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将其体积的二分之一浸入装水的容器中不动(不触底)如图乙,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少2 N,则此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物块的密度为 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10N/kg)。
/
【答案】:4;1.25×103.
29. 某邮轮满载时的排水量为1万吨,则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___牛。游客们登上邮轮后,邮轮所受的浮力将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邮轮上有几条“吃水线”,如图所示。若线(b)表示在东海航行时的吃水线,则在淡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应是线___(选填“a”或“c”)。将一小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81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N,A的密度是___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g取10N/㎏).
/
【答案】:9.8×107;变大;c;0.81;0.9.
31.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m3.
【答案】:8;上浮;5;5×10-4.
32. 在学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后,小明还有点疑问,回家后小明做了一实?验:将少量的食盐溶解在凉开水中,静置一个小时后,小明用吸管分别尝了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溶液的味道,你觉得小明会感觉到___(选填:“上层最咸”、“下层最咸”、“中层最咸”、“一样咸”),这个实验说明了___.
【答案】:一样咸;溶液具有均一性.
三、实验探究题
33.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土”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
/
(1)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___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3)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
(4)做___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___.
【答案】:(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①④⑤;
(3)物体的重无关;
(4)①④⑦;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4. 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NH4Cl
29.4
37.2
45.8
55.2
(1)上述图1中,甲可表示___的溶解度曲线。/
(2)6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是___.
(3)20℃时,按图2所示操作:B中的溶液是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___.(填最简整数比)
(4)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不考虑蒸发),则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答案】:(1)硝酸钾;
(2)氯化铵;
(3)饱和,2:5;
(4)不变.
四.计算题(35-37每题5分,38题3分,共18分)
35.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2.7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N。现在把该零件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N,求:
(1)该零件浸没在水中时收到的浮力F
(2)该金属零件的密度;
(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答案】:(1)1N;
(2)2.7×103kg/m3;
(3)0.8×103kg/m3.
36.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体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
【答案】:(1)18N;
(2)8N;
(3)2.25×103kg/m3
37. 我国汉代曾发明过一种做军事信号的灯笼(类似于热气球),如图所示。近年来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很多市民借放孔明灯来祈求幸福美满,把各种祝福的话写在灯罩上,点燃后放飞到空中。小明同学一家也买了一只孔明灯放飞,该灯的产品规格:【包装重量】50g/只(包含固体燃块);【灯大小】80cm长×40cm宽×50cm高(按长方体计算).请你回答小明有关于孔明灯问题(已知当时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1)孔明灯完全张开匀速上升过程中(设燃块的质量不变),灯受到空气的向上浮力是多大?
(2)该孔明灯完全张开匀速上升过程中(设燃块的质量不变),灯内热空气的密度为多少千克/米3?
(3)今年来,市有关部门开始禁止“孔明灯”放飞,你认为孔明灯“禁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灯受到空气的向上浮力是2.06N;
(2)该孔明灯完全张开匀速上升过程中(设燃块的质量不变),灯内热空气的密度为0.98kg/m3;
(3)孔明灯“禁飞”的主要原因是①燃放的“孔明灯”起码能够在天上飘十来分钟,据说最远能飞出几十公里,根本就是流动的火源,容易引起火灾。
②“孔明灯”燃尽之后,遗留物不是挂在树上,就是落到街道上,既不美观,又是城市垃圾等等。
38. 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请计算:
(1)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
(2)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g。
(3)需要水的质量为????g。
【答案】:(1)550;
(2)55;
(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