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
一、选择题
?
1.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居民遗址
?2. 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最具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它是(? ? ?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 下列图片中,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生活情况的是(? ?)/
? ? ? A?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 ? ? ? ?D?
4. 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下面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是(? ? ?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5.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 ?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 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是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 ?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7. 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目前还不属于史实的是(? ? ? ? )
A.北京人直立行走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制作衣裳
D.黄帝炎帝大战蚩尤
?8. 以下传说中的发明创造搭配有误的是(? ? ? ? )
A.仓颉——文字
B.黄帝——宫室
C.炎帝——缫丝
D.隶首——算盘
?9. 请根据图2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2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0.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王朝产生。其标志是(? ? ? ??)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周朝的建立
D.秦朝的建立
?11. 与图3中 “?”处的朝代建立有关的事件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3
A.国人暴动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盘庚迁殷
?12. 下列人物中对哪一位的评价与其他三位不同(? ? ? ??)
A.桀
B.汤
C.纣
D.周幽王
?13. 小历对图4青铜器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4
A.在当时,它是用于祭祀的礼器
B.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C.反映了周代青铜制作水平高超
D.工艺复杂,多人协作才能完成
?14.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15.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图5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最可能是(? ? ? ??)
/
??图5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社会生活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
?16. 在我国古代,牛耕就备受人们推崇,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牛耕的使用最早出现于(? ? ?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7.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说明春秋时期(? ? ? ? )
A.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B.诸侯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C.保住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D.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18.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诗句反映的历史当属(? ? ? ?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9.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战役,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 ? ? )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20.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 ?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C.缓和社会矛盾
D.实现富国强兵
?21. 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 ? ? )
A.建立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
?22. 在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到现在还发挥巨大作用的水利枢纽是(? ? ? ? )
A.灵渠
B.大运河
C.郑国渠
D.都江堰
?23. 他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转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个他是(? ? ? ?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2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 ? ? )
A.提出“仁者爱人”
B.主张以德治国
C.主张实行“仁政”
D.主张“有教无类”
?25. 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掌管行政的(? ? ? ? )
A.郡守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26. 图6是中国银行的徽标,参考了外圆内方的造型。该造型与下列哪种古币外形相似(? ? ? ? )/
? ? ? ? ? ? 图6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半两钱
?27.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 ? )
A.临洮——辽东
B.临洮——咸阳
C.陇西——辽东
D.临洮——陇西
?28. 对图7的解读,正确反映了(? ? ? ? )/
? ? ? ? ? ? ? ? ? ? ? ? ? ? 图7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C.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D.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29. 图8表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情景,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 ? ? ? )/
? ? ? ? ? ? ? ? ? ? ? ?图8
A.伊尹、管仲
B.刘邦、项羽
C.陈胜、吴广
D.周文王、周武王
?30. 读史明智,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共同反映的道理是(? ? ? ? )
A.刑法不能太严酷
B.强者定能胜弱者
C.为人处世不能骄傲
D.人心向背的重要
二、材料分析题
?1. ?阅读材料,辨析说明。
图9是小历同学收集的图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9? ? ?? ? ? ? ? ? ? ? ? ? ? ? ? ? ? ? ?
小历同学诊断:代表我国原始农耕居民主要生产工具的是铁制农具。你同意她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
2. 阅读材料,理解阐释。
材料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10材料二??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材料三/
? ? ? ? ? ? ? ? ? ? ? ? ? ? ? ? ? ? ?图11
(1)材料一中对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指出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西周实行这种制度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趋势。
?
3. 阅读材料,理解阐释。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材料二?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岳麓版课标教材《历史》材料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请分别写出材料中儒家和墨家的创始人。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一个在秦国用法家思想进行改革的政治家,他的变革产生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化。
?
4. 阅读材料,综合论述。? ? ? 毛泽东说过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后,丧失了进取方面,志得意满,耽於佚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揭竿而起反对暴秦,就包括反对秦始皇,这也是完全正义的。
(1)根据材料,写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福鼎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解答】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周口店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的宝库。故选B。
2.
【答案】
C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前,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前,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故选C。
3.
【答案】
D
【解答】
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居民文化特征即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半地穴式房子可以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居民文化特征。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前三幅图反映的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文化特征。故选D。
4.
【答案】
C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5.
【答案】
B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使用磨制石器的居民是在新石器时期,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属于此,北京人和元谋人是旧石器时期,不是此时期,D项符合题意。故选D。?
6.
【答案】
D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研究的资料要求真实可靠,而神话传说、史书记载、学者推断都可能存在失实的情况,而考古发掘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可靠的。故选D。
7.
【答案】
D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直立行走、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制作衣裳都是史实,而黄帝炎帝大战蚩尤属于传说。D项符合题意。故选D。
8.
【答案】
C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仓颉创造文字,黄帝建造宫室,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隶首发明算盘。C项搭配错误。故选C。
9.
【答案】
A
【解答】
图2中第一幅为北京人,第二幅为河姆渡聚落房屋示意图,第三幅为夏禹像,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中华文明的起源,A正确;BCD不合题意,排除;故选A。
10.
【答案】
A
【解答】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
【答案】
C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问号处是西周的建立,而与西周建立有关的事件是武王伐纣。武王伐纣是指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2.
【答案】
B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桀、商纣、周幽王都是亡国之君,而商汤是建国之君,B符合题意,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
【答案】
C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4青铜器为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B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14.
【答案】
A
【解答】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A正确。故选A。
15.
【答案】
B
【解答】
由图示甲骨和文字造字特点可知是甲骨文,它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周初也有用于占卜记事的龟甲和牛肩胛骨。因此,甲骨卜辞透漏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最可能是商周社会生活,B正确。故选B。
16.
【答案】
B
【解答】
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推崇。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B正确。故选B。
17.
【答案】
D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的特点,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
18.
【答案】
D
【解答】
据题干“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人胡曾描述的是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赵、魏、韩,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即齐、楚、燕、韩、赵、魏、秦,故D正确。故选D。
19.
【答案】
A
【解答】
公元前1046年,周军和商军在牧野大战,商军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故A符合题意。故选A。
20.
【答案】
D
【解答】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客观上取得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的作用,实现了富国强兵,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1.
【答案】
C
【解答】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其中的一项措施是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项措施使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故C符合题意。故选C。
22.
【答案】
D
【解答】
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3.
【答案】
A
【解答】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同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故A符合题意。故选A。
24.
【答案】
C
【解答】
ABD均为孔子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为孟子的主张,符合题意。故选C。
25.
【答案】
B
【解答】
秦朝统一中国后,在中央设立三公辅佐皇帝,其中丞相负责掌管行政,故B正确;秦朝推行郡县制,郡的最高长官为郡守,排除A;太尉负责掌管军事,排除C;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排除D。故选B。
26.
【答案】
D
【解答】
通过材料中“外圆内方”与插图中古钱币的形状可以判断出,与秦朝的圆形方孔钱外形相似,故D正确;刀形币、铲形币与蚁鼻钱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钱币,与插图形状不符,排除AC。故选D。
27.
【答案】
A
【解答】
修筑万里长城是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之一,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故A正确;咸阳是秦朝都城,陇西是秦朝西部的一个郡,BCD皆错误,排除。故选A。
28.
【答案】
C
【解答】
题干中的两幅图分别是“统一文字”与“统一货币”,据所学知识可知是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C正确;春秋、战国、汉朝与题干中所述时代不符,排除。故选C。
29.
【答案】
C
【解答】
根据材料中“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与插图中“揭竿而起”可以判断,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C正确;伊尹是商朝开国功臣之一,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臣,辅佐齐桓公主持管仲改革,A明显错误;刘邦、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但与“揭竿而起”无关,B错误;周文王、周武王是西周开国前后的两代君主,D错误。故选C。
30.
【答案】
D
【解答】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秦的“暴政”导致失去民心,项羽的失败也同样有此原因,因此可知人心向背是很重要的,D正确;秦朝刑法严酷,但项羽建立西楚政权后的刑法不能称之为严酷,排除A;秦军强大,项羽的军队战斗力也十分强大,但他们最终都败给了刘邦,可知B项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
1.
【答案】
不同意。
理由:代表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主要生产工具的是磨制石斧,并非是铁制农具。而铁制农具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生产工具。?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磨制工具,铁制工具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生产工具。
2.
【答案】
(1)禅让制;禹
(2)分封制;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郡县制
(4)开始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趋势;中国古代制度不断革新;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符合题意,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解答】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之间是禅让制,而夏启以暴力夺得王位,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是分封制。由材料“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可知该制度的作用是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依据图示可知,秦朝在地方推行的是郡县制。
(4)由禅让制至王位世袭制、由分封制至郡县制体现出开始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趋势、中国古代制度不断革新、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3.
【答案】
(1)局面:百家争鸣。创始人:儒家:孔子。墨家:墨子。
(2)政治家:商鞅。作用: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应当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解答】
(1)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消除贵贱分别,同等的去爱所有的人,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的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4.
【答案】
(1)公元前221年。
(2)[示例1]? ?观点:秦始皇要一分为二的评价;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一个暴君; 秦始皇有功也有过。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很深;秦始皇也是一个暴君,他焚书坑儒,摧残文化;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严酷,生活腐化。秦的暴政,引起陈胜、吴广起义。可见,秦始皇有功也有过,但不失为“千古一帝”。
[示例2]? 观点: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客观全面)。论述:秦始皇建立秦朝,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顺应和推动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但迷信仙道,行酷法,大规模建造宫殿,使得民不聊生,破坏了社会发展,最终遭到人民的反对;项羽领导人民反抗暴秦,最终推翻了秦朝,顺应了民意,但是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使用武力,最终失去人心,为刘邦所败。可见,历史人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我们要正确看待他们对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解答】
(1)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秦朝建立的时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为公元前221年。
(2)主观题,答案不唯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