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6 11:4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交流
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大唐帝国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的影响了自己的友好邻邦……
自学提纲1、唐朝对外开放政策是怎样的?
2、日本遣唐使的目的是什么?受中国哪些影响?
3、唐对日本、新罗、天竺的影响是什么?
4、高僧出外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唐对外友好往来盛况出 现的原因?1、唐朝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2、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外政策开放)
3、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条件议一议看图说出与唐朝交往的国家 P28 学习方式 日本派谴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和学习
唐朝对日本
文化的影响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3、社会生活上至今(风俗、饮食、服饰等 )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设计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影响: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 贡献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渡海西来 遣唐使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
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
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
多者五六百人。同来还有留学生与
留学僧等.鉴真东渡 鉴真
(688~763年)
  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
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
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
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
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
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
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
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公元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葬于日本。在他逝世前,其弟子按其真容制作了鉴真干漆坐像。塑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供奉在唐招提寺开山堂内,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鉴真干漆坐像 鉴真坐像回国“省亲” 1980年4月,鉴真大师坐像在日本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的护送下,先后在扬州、北京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返回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

  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简称招提寺。在日
本奈良市西京五条。由唐鉴真主持,于759年
建成,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为传布和研究律学
的两大道场。平安时期初兴盛一时,后逐渐衰
微,镰仓时期一度复兴,后衰落。现存有创建
初期的金堂、讲堂。存有鉴真和尚夹纻坐像等
重要文物及多种古写经、古书籍等。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有了自己的文字。日语的文字有些是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日本文字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中国文字仔细观察和服最像哪一个朝代的服饰明朝唐朝宋朝清朝元朝日本的茶道源于……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返回日本京都与唐都长安唐都长安特点:都是圆形方孔,大小相当,都是汉字
说明 唐朝文化对日本有巨大影响二、唐与新罗 崔致远新罗与唐朝的交流表现在哪些方面?文化交流:学习中国文化
政治制度:学习中国的科举制选拔官吏
科技成就:引入中国的天文,医学,历 算
音乐方面: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三、唐与天竺天竺是指今天的印度. 中印文化交流历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玄奘.627年,从长安出发。
628年,到达天竺西北部 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往西经过秦州,跨过黄河,经过凉州、敦煌、高昌,一路风尘,历经千辛万苦,于628年夏天到达天竺西北部。长安天竺那烂陀印度那烂陀寺遗址 631年,玄奘来到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玄奘用5年时间精研佛学理论,取得优异成绩,成为那烂陀寺十大法师之一。唐玄奘参加佛学辩论会
贞观后期,玄奘携600多部梵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玄奘取经回长安玄奘译经图玄奘回长安后,经过20余年的努力,专务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对佛教的传播作出杰出贡献。 《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地区和国家的见闻与概况,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
鉴真:中日交往的使者,传播唐朝文化
玄奘:唐与天竺交往的使者,去天竺取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鉴真与玄奘相同点:
1.都是僧人 2.有百折不饶的精神。
3.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玄奘西游的意义:架起了中印友谊的桥梁,为世界文化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鉴真东渡日本影响: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1.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因为(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2.唐朝对外贸易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A天竺 B 日本 C 新罗 D 波斯
3、成书于唐朝,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 ),作者是( )。
4、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佛殿是( ),主持设计修建的是( )。
B《大唐西域记》玄奘唐招提寺鉴真5.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D6.鉴真东渡是发生在( )时期的事情。
7.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 玄奘西游是( )时期的事情
8.唐朝对外政策是( ),唐朝社会特点是( )唐玄宗玄奘唐太宗友好繁荣与开放鉴真是( ),传播( ),设计了( )
玄奘是( ),去( ),写成(中日交往的使者 唐朝文化唐招提寺唐与天竺交往的使者天竺取经《大唐西域记》
8. 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个盛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A 9.在汉唐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
A.瓷器  B.丝绸  C.纸张  D.茶叶 10.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  )
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  C.以佛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BC11.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
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
⑤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A12.隋唐时,中国与周边各国往来的主要方式( )
A.民间商贸交往   B.互通使臣   C.以宗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