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执教:黄敏兰
学校:长沙市六中
时间:二OO七年九月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划分一览原始社会时期: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
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475年——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年——1949年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1949年——至今约4600年前中华五千年历史线索示意图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选修模块必修
1必修2必修3必修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各抒己见:
原始社会实行的禅让制和夏朝的王位世袭制相比,你认为哪一个制度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商朝的相——伊尹
商朝的甲骨文
夏的势力范围与小诸侯国——商夏桀暴虐无度,约公元前1600年,夏被商灭商的势力范围最初都城武王伐纣和西周建立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武王伐纣周武王姬发周族势力的扩张周人势力范围扩张至
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周族先世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周文王時期周武王灭殷时周公东征后淮河黃河下游黃河中游渭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想一想:
中国由夏到商再到周,疆域在不断地扩大。如果你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情况下,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同姓王族 异姓功臣
古代帝王的后代以同姓王族为主体
且多在富庶和战略要地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管辖国邑管辖食邑服务,食禄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周代分封制度奴隶“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 ——《左传·桓公二年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春秋公羊传 ·隐公元年》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2、大宗与小宗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之争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议一议答:二儿子;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请思考:1、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2、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3、共同起到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
团结的作用。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中国特有的族谱蒋孝严抵达桂林祭祖,这是他在蒋家认祖归宗后,
首次以蒋家人身份回大陆扫墓祭祖。 本课小结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西周末期逐渐瓦解,秦朝时消亡。延续至今,仍有所体现。1、 相传,我国古代早期部落联盟首领尧在年老后,将位置让给舜,舜年老时将位置让给禹,而禹死后,其子启即位,以后王位就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反映了:
A、分封制已经开始实行
B、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C、夏朝实行了宗法制
D、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混乱课后习题B2、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CB4、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5、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宗法、分封制度。课件12张PPT。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第一课原始社会夏禹
启商成汤
盘庚西周东周武王
成王
周公旦周 春秋
(奴) 战国
(封)一. 夏商的政治制度2. 特点王位世袭制(夏启)(1)(2)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制度3. 影响1.起源-----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朝二. 西周的分封制1. 开始时间、目的2. 对象3. 实行和推广4. 内容周王通过分封建立诸侯国;诸侯国服从周王命令诸侯;承担各种义务.5. 特点6. 影响7. 结束规定了周王权力和受封诸侯的义务,形成严格的统治秩序
周王是周朝最高统治者,而诸侯在其领地又有非常大的独立性(加强统治、扩大疆域)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受到破坏三. 西周的宗法制1. 定义: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2. 内容(目的)3.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最大)在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4. 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小结1 、夏商的王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 行政管理制度
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四. 练习商朝时在中央设置的执掌军权的官职是( )
A 相 B 祝 C 史 D 师D2.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
A 夏民后裔 B 商代遗民
C 周朝百姓 D 少数民族B3.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C4. 周初统治者分封制的主要意图是:( )
A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D 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性诸侯A再见鲁
燕
晋齐宋
陈
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特权地位。
为了奖赏其功勋,并使其继续为巩固统治效力。利用先代帝王的名望,
维护社会的稳定。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并扩大统治区域。国王中央地方相、卿士卜、祝、史师侯
伯(参与商王决策)(负责祭祀占卜和 记录王朝大事)(执掌军权)(定期纳贡
奉命征伐)课件9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 商 周 的 政 治 制 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确立:启用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表现:兄终弟及,父子相承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一种历史进步一、夏商的政治制度2、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决策占卜、记事军权(相、卿士)(卜、祝、史)(师)地方:封侯、伯3、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周灭商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2、过程:武王开始实行分封周公东征后继续分封3、表现:周王(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土地和人民服命、守土、作战、纳贡、述职诸侯二、西周的分封制4、作用(1)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统治(2)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3)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强国5、分封制的瓦解原因:诸侯势力日益壮大,周王室衰微表现:春秋时楚王问鼎
大国兼并,周天子无力过问三、西周的宗法制1、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2、目的:用宗族内的嫡庶系统,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小弟4、层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5、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分封制的历史证物西周的宗法制楚王问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