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表内除法(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3-06 15: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介绍:
基于项目学习(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深刻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也是目前来说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可以预见PBL将会成为21世纪主导的教育思想和主流的教学方式,PBL的本质内涵是以学习者为本,以学生的真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以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心理体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为基础创设一个统整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或完整的事情,且该情境或事情又蕴含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或做事情中学习即可称作项目学习。
设计思路说明:
学生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单元是继续学习7-9的乘法的口诀求商,课始,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56÷8,如何计算呢?你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学生想乘求除的法得出56÷8=7,从而得出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
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是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计算是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本单元主要包括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PPT
第一课时
你将学习
1.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需完成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练习
4 × 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2、 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3、 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二、合作探究
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2、学习例1。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样挂小旗整齐?
(2)有多少面小旗?列式得出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有56面小旗,怎样挂小旗整齐?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果挂8行,每行有多少面小旗?
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4)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5)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3、练习: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38页做一做。
4、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学生观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每9个摆1行,可摆几行?
摆成3行,平均每行摆多少个
(2)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样得出商的
5、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三、练习
任务1、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2题。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集体订正。
任务2、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3题。
任务3、教材第40页练习八第1、2题。
第二课时
你需完成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每千克苹果5元,买3得多少元?板书:5×3=15
(2)一条船可坐6人,2条这样的船最多可坐多少人?
板书:6×2=12
2、根据算式4×8﹦32写出2道除法算式。
3、(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教材第42页例3。
(1)出示例3图。说说有哪些东西可买?各卖多少钱?
(2)题中的问题: “56元可以买多少个地球仪”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56元可以买多少个地球仪”就是计算56里有多少个8元,也就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3)引导列式。
56÷8=7(个)
(4)检查解答正确吗
(5)引导学生完成第42页例3后的问题。
三、总结:
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学习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我是把“学生熟练应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应用乘法口决求商,我是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课题。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如“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平均毎行挂几面?”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应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
在教学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精心地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操作活动分两段进行:1.由具体到抽象。如教材中的例2和例2后面的“做一做”,都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有了初步认识后,出示小棒、圆片、三角形、正方体等,摆一摆。通过这样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的操作使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理解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