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6 14:5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集体智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与理解:记住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了解日本遣唐使及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理解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2.能力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找出鉴真和玄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去认识历史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唐朝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唐朝在与日本、印度的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等相关史实,激发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学习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学习难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原因。
【学生预习指导】1.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规模与影响。2.鉴真东渡的意义。3.玄奘西行的目的与意义。4.学习鉴真、玄奘的精神品质。
教学步骤(一)导:师:大家都观看过电视剧《西游记》,你知道《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谁吗?生:玄奘和尚。师: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学: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意义:把唐朝先进的文化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鉴真东渡先后6次东渡,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学习鉴真矢志不渝、克服困难等优秀品质。二、唐与新罗的关系1.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2.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3.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4.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三、玄奘西行1.贞观初年,玄奘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2.成果: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3.意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帮:(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P21问题思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答:鉴真6次东渡,前5次都没有成功,因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仍矢志不渝,第6次终于到达日本;玄奘前往天竺,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长途跋涉到达天竺,在天竺10多年后回国。二人面对重重困难,都毫不妥协,能够战胜困难,且能持之以恒,终于取得成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拓展延伸:《西游记》与玄奘西行。答:《西游记》中的唐僧(三藏)以玄奘西行为人物原型。但《西游记》中绝大部分内容和情节都是虚构的。而《大唐西域记》内容丰富生动,准确可靠,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经历相比毫不逊色。
(四)测:1.唐朝时,一艘艘木制的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A )A.日本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2.(成都中考)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主持修建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一级国宝的高僧是( B )A.空海    B.鉴真    C.玄奘    D.阿仲麻侣3.(恩施中考)2014年9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B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4.(广东中考)“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A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遣使节来唐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学生学情和教学反思】 集体: 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