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14课 机器人分辨颜色
总课时
2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机器人的“眼睛”是一种传感器,能用“地面检测”传感器让机器人识别颜色
2.能应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程序,让机器人根据颜色不同做出不同的反应
3.能在仿真环境中画简单的图带
4.了解变量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地面检测”传感器让机器人识别颜色
难点:能应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程序
预设教学流程
教学随笔
一、复习引入
1.知识回顾
机器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课件小结)
2.知识应用
机器人的“眼睛”归属机器人的哪个部分?
设问:
(1)机器人能不能分辨颜色?
(2)加入机器人看到了红色,他的“大脑”里出现的是“红色”、“red”这些文字信息,还是其他内容?
二、新授
1.认识传感器
机器人的眼睛是“传感器”的一种,因此需要在“传感器模块库”中找到相应的传感器。判断颜色,我们选择“地面检测”传感器。
“地面检测传感器”会在机器人的大脑里形成一个变量,变量相当于一个盒子,里面存放的信息会根据条件不同而发生改变,机器人看到了不同的颜色,就会把不同的信息存放在这个变量里面,那么这个变量的值也就会发生改变了。
举例:假设机器人能直接在大脑里面形成有关颜色的文字信息,那么当他看到红色时,这个变量就等于红色,当他看到黑色时,这个变量就等于黑色。(课件辅助理解)
2.引用变量
为了能让我们了解到机器人的大脑里究竟出现的是文字、单词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我们就得让他把变量的值显示出来。
示范:显示模块-右击-引用变量-地面灰度检测-地面变量一-确定
3.创建仿真环境
进入仿真环境,机器人看到了黑色,他显示给大家的信息是255,是一个数字。那么看到其他颜色呢?
我们可以在仿真环境中添加一些有色的图带。
示范:实体-添加-图带-矩形/圆形-拖动画图-设置颜色
再把机器人放在上面,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颜色不同,变量值不同,因此显示的信息不一样
实践:让你的机器人来识别几种颜色,把识别的结果记录在word中。
交流:在操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机器人大脑中的信息都是用二进制数字来表示的。而我们的颜色,他是用8位二进制数来表示的,转化成大家熟悉的十进制数,那么就是0~255这256个数字。机器人眼中只有256钟颜色,但大自然的颜色远远不只256种,因此,机器人对那些灰度相同的颜色就用同一个数字来表示了。
交流:对课前设问的回答
机器人能看到颜色,但如果我们所使用的传感器比较普通,只能检测灰度,那么我们的机器人就只能看到黑、白和不同深度的灰色,简单点说,他就是个色盲。要让机器人分辨红、绿、蓝或其他的颜色,只有灰度检测是不够的。机器人对检测到的结果是以数字形式(0~255)存储在相应的变量中,如果要显示文字信息,则需要通过我们编写相应的从数字转化成文字语言的程序,才能实现。
三、拓展
1.选择结构
通常我们让机器人辨别了颜色之后,还得让机器人根据不同的颜色来做一些事情。比如,机器人看到红色,向前走,看到其他颜色,就停止不前。那么就要来修改一下地面检测传感器的属性了。
示范:右击-检测后判断-地面变量==170-确定
观察:我们的流程图发生了变化。你知道“是”和“否”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吗?
像这样的有是否两个分支的流程图,我们叫做选择结构。机器人可以根据实际检测到的情况,来选择该走哪条路。
为了让机器人在看到红色时前进,我们可以拖动一个直行模块在“是”的分支上。看到其他颜色原地不动,那就不需要其他的模块了。
2.其他的控制器
在我们的控制器模块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模块,比如发音、眼睛等等。我们也可以应用这些模块,让机器人对不同的颜色做出反映。
四、小结
至此为止,我们已经初步地认识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分别是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请你认一认:下面的流程图分别属于哪种程序结构?
分析和欣赏:复杂程序(嵌套性程序)演示
读懂流程图可以更好地帮你理解机器人的行为,在编程前分析机器人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和机器人应该做出的反应,可以帮你更好的设计流程图。
板书设计:
机器人分辨颜色
眼睛:传感器
↓产生
变量:发生改变
↓判断
控制器(执行)
课后反思
这样的一节原本应该是很活跃的课,却被上成了知识灌输和行为模仿的课,不见了学生的创新和开发,也不见了前几天机器人教学课的惊喜和愉悦。这也许和教学定位有一定的联系。平日的信息课更注重学生对程序的开发和创新,比如讲机器人写数字、机器人画正多边形等等,注重对程序结构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最后的作品呈现结果并没有一定的规定,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是一旦到了讲传感器的部分,就拼命想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变量、什么是选择结构,假设了一个又一个机器人的运行情况,却没有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这样一来结果与预想的大相径庭。如果现在抓一把学生过来,不见得能说明白什么是变量,对选择结构估计也是一知半解。
总体来说,今天的头开得还行,悬念式的引入让学生很有兴趣完成接下去的实践任务。但整个授课过程中理论知识部分占用过多的时间,让学生的兴趣点逐渐衰弱。说白了就是老师讲的时间太多,学生没有更多尝试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其实是对后续的机器人发出声音、闪动眼睛很感兴趣的,却因为时间关系只能看不能做。个别学生尝试了那个复杂程序,并且相当成功,从这一点可以发现,学生还是有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的,只是在这堂课中,我没有很好的挖掘这种能力。
最后的流程图拓展,展示的形式有点不妥,或许可以展示各个模块的参数,让学生判断机器人会怎么做。而不是直接通过课件告诉学生在不同条件下机器人会做什么。
教学内容
第14课 机器人分辨颜色
总课时
2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机器人的“眼睛”是一种传感器,能用“地面检测”传感器让机器人识别颜色
2.能应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程序,让机器人根据颜色不同做出不同的反应
3.能在仿真环境中画简单的图带
4.了解变量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地面检测”传感器让机器人识别颜色
难点:能应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程序
预设教学流程
教学随笔
一、复习
1.地面检测的使用设置
2.环境编辑
3.检测地面,如果为黑色画一个正方形,不是黑色就画一个圆。
4.学生编程
流程大致如下:
二、任务——机器人过河
1.设计一个程序帮助机器人顺利通过小桥,图中黄色色带表示小桥,如果它在桥上,就让它前进,不在桥上就让它转向。
2.困难集中解答
(1)环境如何编辑?画矩形,然后注意叠放次序即可
(2)如何走在黄色小桥上?黄色的变量值应为85。
3.流程大致如下:
三、点评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