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课件+导学案+课后测评)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课件+导学案+课后测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3-06 16:44:40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
新知导入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喜欢吃糖,于是他就问他的厨师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厨师说:”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是盐.”国王很生气,于是把厨师关了起来,同时命令全国人民只能吃糖,不准吃盐.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他的国民个个都愁眉苦脸的,而且有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的症状.于是他不得不取消了这项命令。
从这个故事里,结合书本,你对食盐的作用了解了多少?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海盐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盐井
四川自贡盐井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盐矿
世界上最大的盐矿储地是柴达木盆地,储量约为900多亿吨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盐湖
内蒙古盐湖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1、组成
组成元素:氯元素、钠元素
构成离子:钠离子、氯离子
2、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有咸味,熔点是801℃,易溶于水
小结
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除了海水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盐井、盐矿中也蕴藏着氯化钠。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拓展学习
亚硝酸钠
? 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形状很像食盐。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 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 g可致死。而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起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现在世界各国仍允许用它来腌制肉类,但用量严加限制。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生活上:重要的调味品
医疗上:生理盐水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农业上:用10%~16%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交通上:融雪机洒盐融雪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工业上:制取纯碱、烧碱、盐酸等
粗盐含MgCl2,CaCl2等杂质易潮解,精盐不易潮解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人们怎样获取粗盐,提纯出精盐?
获取: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其水分,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当有大量粗盐从海水、盐湖水等析出时,就会形成美丽的盐景。
海水晒盐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海水晒盐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粗盐初步提纯: (除去不溶性杂质)(1)步骤:

①溶解
玻璃棒:
搅拌,加速溶解
玻璃棒:
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玻璃棒:
搅拌,防止液体温度局部过高而飞溅
②过滤
③蒸发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食盐)
思考2: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
风吹日晒,海水蒸发,溶剂的量减少,食盐晶体析出。
思考1:在过滤过程中,若滤液仍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操作过程中液面可能高出滤纸的边缘。
(2)滤纸被玻璃棒捅破。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碳酸钠(Na2CO3)
(1)俗名:纯碱、苏打
(2)纯碱不是碱,是盐(水溶液显碱性)
(3)用途: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纯碱不是碱,是盐(水溶液显碱性)
化学性质
1、碳酸钠+盐酸
Na2CO3+2HCl=2NaCl+CO2↑+H2O
出现大量气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生成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2、碳酸钠+石灰水
出现白色沉淀
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
Na2CO3+Ca(OH)2=CaCO3↓+2NaOH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2、碳酸氢钠
俗称:小苏打
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化学性质
NaHCO3+HCl=NaCl+CO2↑+H2O
迅速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生成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碳酸氢钠用途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NaHCO3的用途。
发酵粉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3、碳酸钙
CaCO3:白色固体,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
石灰石
大理石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碳酸钙用途
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还可用作补钙剂
新知讲解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回顾】 请书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方程式。
跟踪练习
A
C
1·下列有关Na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溶于水 B.溶液呈中性
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2·碳酸钠的俗称是(  )
A.烧碱 B.消石灰
C.纯碱 D.小苏打
跟踪练习
C
C
3·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Fe B.CuO C.Na2CO3 D.H2SO4

4·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这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课堂总结
课堂检测
1·第19届省运会在我市拉开帷幕,游泳比赛的池水中含4%左右的CuSO4。CuSO4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有机物
2·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A.③①②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①③②⑤④
C
D
课堂检测
3·下列有关酸、碱、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碳酸钠俗称烧碱
B.浓硫酸有强腐蚀性
C.氢氧化镁是一种碱
D.氯化钠溶液中,钠、氯元素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4·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蒸馒头时,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加入小苏打,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A
NaCl
NaHCO3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测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盐的概念及生活中常见的盐;
2·认识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及海水晒盐;
3·认识Na2CO3、NaHCO3、CaCO3的存在与用途。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喜欢吃糖,于是他就问他的厨师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厨师说:”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是盐.”国王很生气,于是把厨师关了起来,同时命令全国人民只能吃糖,不准吃盐.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他的国民个个都愁眉苦脸的,而且有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的症状.于是他不得不取消了这项命令。从这个故事里,结合书本,你对食盐的作用了解了多少?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氯化钠
观看PPT,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除了 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 、 中也蕴藏着氯化钠。
2、观看视频,了解氯化钠用途。
① 重要的 :(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工业用盐含亚硝酸钠(NaNO2)不可食用!
② 医疗上配制 ;
③ 农业上用 选种;
④ 工业上用作 :氯---碱工业;
⑤ 生活中腌制各种菜肴;
⑥ 公路上的积雪 。
3、观看视频,了解人们怎样获取粗盐,提纯出精盐?
(1)获取: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其水分,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 。
思考: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
风吹日晒,海水 ,溶剂的量减少,食盐晶体析出。
(2)提纯
步骤: ; ; :过滤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是否需要把水全部蒸干再熄灭酒精灯?)称量(左物右码);计算产率。
(3)思考
①在溶解、过滤、蒸发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溶解: ;
过滤: ;
蒸发结晶: 。
②在过滤过程中,若滤液仍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操作过程中 。
滤纸被玻璃棒捅破。
☆知识: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碳酸钠(Na2CO3)
1、俗名: 。
2、性质:
(1)物理性质: 的白色粉末。
(2)化学性质:纯碱不是碱,是盐(水溶液 )。
①碳酸钠+盐酸
现象:出现 ,澄清石灰水 。
化学方程式: 。
②碳酸钠+石灰水
现象:出现 。
化学方程式: 。
3、用途: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二、碳酸氢钠
1、俗称: 。
2、性质:
(1)物理性质: 的白色粉末。
(2)化学性质:
①碳酸氢钠+盐酸
现象:迅速出现 ,澄清石灰水 。
化学方程式: 。
②碳酸氢钠 。
用途
制药(治疗 )。 (焙制糕点)。 (泡沫或干粉)。
三、碳酸钙
1、CaCO3:白色固体, 主要成分
2、实验室制取CO2

【跟踪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有关Na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溶于水 B.溶液呈中性
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2·碳酸钠的俗称是(  )
A.烧碱 B.消石灰 C.纯碱 D.小苏打
3·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Fe B.CuO C.Na2CO3 D.H2SO4
4·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这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第19届省运会在我市拉开帷幕,游泳比赛的池水中含4%左右的CuSO4。CuSO4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有机物
2·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A.③①②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①③②⑤④
3·下列有关酸、碱、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碳酸钠俗称烧碱
B.浓硫酸有强腐蚀性
C.氢氧化镁是一种碱
D.氯化钠溶液中,钠、氯元素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4·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蒸馒头时,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加入小苏打,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盐的概念及生活中常见的盐;
2·认识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及海水晒盐;
3·认识Na2CO3、NaHCO3、CaCO3的存在与用途。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喜欢吃糖,于是他就问他的厨师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厨师说:”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是盐.”国王很生气,于是把厨师关了起来,同时命令全国人民只能吃糖,不准吃盐.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他的国民个个都愁眉苦脸的,而且有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的症状.于是他不得不取消了这项命令。从这个故事里,结合书本,你对食盐的作用了解了多少?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氯化钠
观看PPT,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除了海水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盐井、盐矿中也蕴藏着氯化钠。
2、观看视频,了解氯化钠用途。
① 重要的调味品:(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工业用盐含亚硝酸钠(NaNO2)不可食用!
② 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
③ 农业上用盐水选种;
④ 工业上用作化工原料:氯---碱工业;
⑤ 生活中腌制各种菜肴;
⑥ 公路上的积雪融雪剂。
3、观看视频,了解人们怎样获取粗盐,提纯出精盐?
(1)获取: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其水分,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
思考: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
风吹日晒,海水蒸发,溶剂的量减少,食盐晶体析出。
(2)提纯
步骤:称量;溶解;过滤 :过滤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蒸发结晶:(是否需要把水全部蒸干再熄灭酒精灯?)称量(左物右码);计算产率。
(3)思考
①在溶解、过滤、蒸发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蒸发结晶: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②在过滤过程中,若滤液仍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操作过程中液面可能高出滤纸的边缘。
滤纸被玻璃棒捅破。
☆知识: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碳酸钠(Na2CO3)
1、俗名:纯碱、苏打。
2、性质:
(1)物理性质: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2)化学性质:纯碱不是碱,是盐(水溶液显碱性)。
①碳酸钠+盐酸
现象: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碳酸钠+石灰水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3、用途: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二、碳酸氢钠
1、俗称:小苏打。
2、性质:
(1)物理性质: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2)化学性质:
①碳酸氢钠+盐酸
现象:迅速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CO2↑+H2O。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用途
制药(治疗胃酸过多)。发酵剂(焙制糕点)。灭火剂(泡沫或干粉)。
三、碳酸钙
1、CaCO3:白色固体,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
2、实验室制取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跟踪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有关Na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溶于水 B.溶液呈中性
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答案】A
【解析】A、NaCl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NaCl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2·碳酸钠的俗称是(  )
A.烧碱 B.消石灰 C.纯碱 D.小苏打
【答案】C
【解析】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
B.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
故选C。
3·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Fe B.CuO C.Na2CO3 D.H2SO4
【答案】C
【解析】A、铁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铜是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D、硫酸是由H+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4·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这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答案】C
【解析】在溶解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在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
在蒸发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
在计算产率时,需要用玻璃棒转移固体。
所以在这四步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
故选C。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第19届省运会在我市拉开帷幕,游泳比赛的池水中含4%左右的CuSO4。CuSO4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有机物
【答案】C
【解析】盐是由金属离子(包括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CuSO4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
2·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A.③①②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①③②⑤④
【答案】D
【解析】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①③②⑤④。
3·下列有关酸、碱、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碳酸钠俗称烧碱
B.浓硫酸有强腐蚀性
C.氢氧化镁是一种碱
D.氯化钠溶液中,钠、氯元素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答案】A
【解析】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故选项说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溶液中,钠、氯元素均以离子形式存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蒸馒头时,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加入小苏打,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1) NaCl (2) NaHCO3
【解析】(1)氯化钠俗称食盐,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和化工原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NaCl;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以用来作发酵粉,其化学式是NaHCO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课后测评
1·碳酸氢钠的俗名是(  )
A.小苏打 B.苛性钠 C.烧碱 D.纯碱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考虑,纯碱属于(  )
A.氧化物 B.碱 C.盐 D.有机物
3·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
A. 食盐(氯化钠) B. 醋(醋酸) C. 酒(乙醇) D. 胆矾(硫酸铜晶体)
4·关于“K2CO3”说法错误的是(  )
A.名称:碳酸钾 B.类别:盐
C.焰色反应:黄色 D.用途:可作钾肥
5·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6·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原子团 B.都含有金属元素
C.都不含氢元素 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7·“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在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烧碱
8·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的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9·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
B.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
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10·据报道,常州警方在凌家塘配送中心查获一起用工业盐亚硝酸钠(NaNO2)加工肉制品的案件.亚硝酸钠是一种(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11·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 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12·实验中常常要用到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为   (填化学式)溶液;向变质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课后测评
1·碳酸氢钠的俗名是(  )
A.小苏打 B.苛性钠 C.烧碱 D.纯碱
【答案】A
【解析】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故选项错误。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考虑,纯碱属于(  )
A.氧化物 B.碱 C.盐 D.有机物
【答案】C
【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3·小军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不可能找到的调味品是( )
A. 食盐(氯化钠) B. 醋(醋酸) C. 酒(乙醇) D. 胆矾(硫酸铜晶体)
【答案】D
【解析】A、食盐(氯化钠)具有咸味,无毒,可用作调味品,可以在厨房找到,不符合题意;B、醋(醋酸) 具有酸味,无毒,可用作调味品,可以在厨房找到,不符合题意;
C、厨房中的料酒烹制菜肴中能去腥、增香,可用作调味品,酒(乙醇) 可以在厨房找到,不符合题意;
D.胆矾(硫酸铜晶体)的水溶液有毒,不能在厨房找到,符合题意。故选D。
4·关于“K2CO3”说法错误的是(  )
A.名称:碳酸钾 B.类别:盐
C.焰色反应:黄色 D.用途:可作钾肥
【答案】C
【解析】A、K2CO3的名称是碳酸钾,该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该选项说法正确;
C、钾离子的焰色反应是紫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可以用作钾肥,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答案】C
【解析】碳酸钠易溶于水,受热不易分解,可用于洗涤油污和制造普通玻璃。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选C。
6·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原子团 B.都含有金属元素
C.都不含氢元素 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不一定含有原子团,例如氯化钠属于盐,却不含原子团,故A错误;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铵盐中不含有金属,故B错误,盐中可能会含有氢元素,例如碳酸氢钠属于盐,但含有氢元素,故C错误;盐中都含有非金属元素,故D正确;
7·“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在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烧碱
【答案】B
【解析】A、熟石灰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C、乙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的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答案】D
【解析】A、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可控制量取水的量,故A正确;
B、操作Ⅲ中,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故B正确;
C、过滤除去的是难溶性杂质,所以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故C正确;
D、蒸发时,应加热到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不应该蒸干,故D错误;
故选D。
9·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母液中可进一步制得金属镁
B.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
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据图判断母液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镁电解可以制得金属镁;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除去泥沙需要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选D。
10·据报道,常州警方在凌家塘配送中心查获一起用工业盐亚硝酸钠(NaNO2)加工肉制品的案件.亚硝酸钠是一种(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答案】C
【解析】亚硝酸钠是由钠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11·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 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答案】C
【解析】A、除去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除去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进行沉淀,除去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进行沉淀,过量的钡离子需要用碳酸根离子除去,实验操作步骤改为①③④②⑤⑥③④不会影响形成沉淀和效果;故A正确;
B、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从而得到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B正确;
C、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颠倒会影响除掉多余的钡离子而形成沉淀;故C不正确;
D、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加过量碳酸钠溶液,可以将钙离子和反应剩余的钡离子转化为沉淀,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所以⑤操作中得到的沉淀共有四种;故D正确。
12·实验中常常要用到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为   (填化学式)溶液;向变质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Na2CO3;产生白色沉淀;CaCl2+Na2CO3═2NaCl+CaCO3↓
【解析】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因此变质后的溶液为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够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13·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不变;
(2)引流;
(3)①BACD;
②11.9
【解析】(1)在蒸发池中,水蒸发了,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
(2)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ACD;
②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6%=6g,
设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x,
×100%=16%
x=11.9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