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5《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件(3)(岳麓版08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2.5《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件(3)(岳麓版08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9-08 15: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城邦
■古希腊城邦政体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1、克里特文明2、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2世纪) 问题1: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分别有什么特点?关于“黑暗时代” 公元前12世纪,希腊北部山区的多利亚人侵入希腊半岛,毁灭了迈锡尼文明。希腊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暂时的、局部的曲折,西方学者称之为“黑暗时代”。这一时期因留下一部重要文献《荷马史诗》,故又名“荷马时代”。盲诗人—荷马海伦特洛伊木马《木马计》中的人物及
场景。二、地理环境与古希腊城邦
1、复兴标志:公元前8—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2、城邦
(1)城邦的概念
(2)城邦的特点
◇多山、地少、靠海——有必要◇航海贸易、海军发达——有能力海外殖民扩张 3、地理环境及其影响☆影响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打开了眼界为创造自己独特文明奠定基础三、古希腊城邦政体1、什么是政体?
政体:简单地说,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2、公民概念雅典–民主制 斯巴达–贵族制3、典型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 祖籍本邦◆ 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 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很少基本没有贵族掌握政权、公民权有所上升公民掌权、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没有权力非法取得个人独裁,公民有一定权力划分依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注意:以上政体都受到公民大会不同程度的约束。因此,以上政体都体现了公民政治这一特点。BC2000~BC1700BC1400BC16世纪上半BC12世纪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城邦形成BC8世纪BC6世纪希腊复兴本课重要时间线索课堂练习1、爱琴文明包括___和___两个不同时期的文明。
2、希腊城邦的特点是___和___。
3、古希腊城邦最流行的两种政体是___和___,它们的代表城邦分别是___和___。讨论:
结合课本第21页最后一段,谈谈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参考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一方面,希腊重叠的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众多小国建立。
另一方面,也因为靠近海洋,交通位置优越,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希腊对外交往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交往较早地冲击了古希腊的血缘亲族组织,从而更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克里特文明伊文思 伊文思(1851—1941),英国考古学家,1909年起任牛津大学教授。他继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之后,于1900—1908年间发掘克里特岛上的诺萨斯古城,发现宏伟的米诺斯王宫、大批艺术品及线形文字A泥版,从而揭开了克里特文明的谜纱。克里特岛风光 克里特岛,为希腊最大岛屿,位于地中海东部,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12—60公里,面积8336平方公里。岛上多山,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属于地中海式气候。米





址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全景)谢里曼1870年发掘特洛伊土丘,1876年又发掘了迈锡尼。迈锡尼狮子门迈锡尼卫城的城墙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位于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迈锡尼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毁灭于公元前12世纪,包括迈锡尼及其附近的梯林斯等地的遗址和遗物,由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等在19世纪70年代发现。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的兴起,并伴之出现的庞大王宫、卫城、王室陵墓以及众多的工艺品和线形文字B的泥版文书。军事题材的石雕古希腊城邦图古希腊城邦希腊海外殖民的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