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6 16:2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设立军机处,实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社会矛盾不断加剧;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措施和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归纳古代各个朝代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制作表格能力;通过对闭关锁国影响的分析,培养全面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和教材中材料,归纳军机处的特点与影响。
2.列举清初文字狱的典型案例,说明其危害。
3.学生归纳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
4.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措施,引导学生分析其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闭关锁国政策危害的分析,认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军机处、闭关锁国政策。
学习难点: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军机处、文字狱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学生预习指导】
1.雍正年间,朝廷为了处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归纳军机处特点与影响。
2.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最为严重。
危害:禁锢了人们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3.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有哪些?
4.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措施和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
师问:从秦朝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代分化事权,明朝废丞相,表明了什么?
生答:君主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师问:清初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强化君主专制的呢?导入本课。
(二)学:
一、军机处的设立
1.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雍正时设立。目的是处理西北军务。
2.特点:军政大权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照旨拟写传达。
3.影响: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专制: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表现:(1)官场腐败;(2)军备废弛;(3)官僚机构臃肿;(4)财政危机;(5)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2.影响: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社会危机重重。

四、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1)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2)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措施:(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2)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3)台湾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只开放广州一处。
3.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三)帮:(发现一个问题,有时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1.P102材料研读: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作用: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皇帝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便于皇帝集权,皇帝办理政务迅速、机密,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从而强化了君主专制。
2.P103问题思考:想一想:吏治的腐败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1)造成军备废弛,军队战斗力严重下降。(2)出现财政危机,国力越来越虚弱。(3)土地集中,人民负担繁重,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等。
3.P105问题思考:想一想: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答: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使当时西方的技术不能传到中国,使后来的清政府,无法抵御外国的侵略。影响: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小归纳:历代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朝代
政治
思想文化
秦朝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洁的隶书
西汉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学校
元朝
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明朝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制度,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等
实行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必须用“八股文”作答,只能陈述指定的观点,不许发挥自己的见解
清朝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为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

(四)测:
1.(天津中考)如图是北京故宫乾清门西的一处平房,这里曾经是清朝军机处的所在地。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B )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2.(广东中考)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B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3.(孝感中考)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D )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4.以下属于清朝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原因的有( B )
①官场腐败 ②军备废弛 ③经济衰退、国力虚弱 ④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如图)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建立皇帝制度,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全;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由此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答:明朝。
材料四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4)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答:军机处。
(5)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君主集权的不断强化。
【学生学情和教学反思】
集体:
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