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A
B
D
D
B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1)小肠 ① (2)BC (3)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4)胆汁
12、(1)胃、肠(缺一不可) (2)心脏和血管中有瓣膜。(3)肺与外界; (4)d、g(缺一不可)。
13、(1)氧气 (2)尿素和氧气
14、(1)肾小管 肾小管的重吸收 (2)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3)A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5、(1)淀粉
(2)将步骤2和步骤3对调
(3)观察蓝色褪去时间(或相同时间后蓝色深浅程度)
16、(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
实验步骤
甲组
乙组
1
加入1%淀粉溶液
4毫升
4毫升
2
设置对照
2毫升
2毫升
3
温度处理
37℃温水中恒温10分钟
4
加入碘液
1滴
1滴
5
实验结果
溶液不变蓝色
溶液变蓝
(3)不正确,PH过高或过低会使实验失败
17、(1)因为1-3号小圆片上有淀粉酶,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了;(2)1和4.(3)弱碱性
18、(1)温度对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2)液滴数
(3)酶(4)葡萄糖减少
四、解答题(19题3分,20题5分,21题6分,共14分。)
19、(1)胰酶 (2)胰酶的成分是蛋白质,胰酶会在胃中被胰蛋白酶初步消化而失去活性影响药效(或在胃液酸性条件下,胰酶活性会受影响,从而影响药效)
20、(1)毛细血管 (2)动脉内部不是空的 (3)①、②
21、(1)先不变后升高,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能量,产物二氧化碳跟反应物氧气体积保持一致因而液面不变;后来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气球膨胀,体积变大,导致量筒内的液面升高。
(2)减慢 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由于温度较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变慢,产生的二氧化碳增速变慢,气球膨胀速率变慢,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减慢。
精准复习3:2019年中考复习易错专练(人体的新陈代谢)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表示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②和③只含一种消化酶,但酶的种类不同
C.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2.如图为人体内某种结构的血流情况模拟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
B.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
C.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3.如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饭后物质B会增加
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④比①处O2浓度高
C.若组织细胞为小肠绒毛细胞,则A可代表葡萄糖和蛋白质
D.若组织细胞为肺泡细胞,则④为静脉血,①为动脉血
4.某人因病作了胃肠消化道切除手术,医生对他进行全静脉注射方式补给营养,那么配制的消化液应含有( )
A.淀粉、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脂肪酸、甘油
B.葡萄糖、氨基酸、微量脂肪、维生素、无机盐
C.淀粉、氨基酸、脂肪酸、无机盐、维生素
D.葡萄糖、蛋白质、少量脂肪、无机盐、维生素
5.图示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肾静脉
B.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左心房
C.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右心室
D.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小肠
6.根据图中所示血管,判断以下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若②为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则①内为静脉血③内为动脉血
B.若②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①内为静脉血③内为动脉血
C.若②为肾小球,则①内为动脉血③内为静脉血
D.若②为心脏处的毛细血管,则①内为静脉血③内为动脉血
7.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甲
1.6
2.0
0.0
-
-
样本乙
0.2
0.72
0.5
0.002
-
-
样本丙
++
1.6
1.5
0.02
++
++
A.样本甲表示为原尿
B.若样本乙为尿液,该病人胰岛素分泌过少
C.样本丙表示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有障碍
D.代谢废物尿素是蛋白质的消化产物
8.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A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过程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 D.2中收集的液体是尿液
9.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B.③是肾小球,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的胰岛素可能分泌不足
D.如甲的尿液中还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的问题
10.如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分泌的黏液会形成“鼻涕” B.③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空气的通道
C.④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 D.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图1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①②代表气体,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子怡同学吃的早餐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消化终产物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后,在图中[ ]气体的参与下被分解利用,提供学习所需能量。(2)阳光大课间子怡去操场跑步,图2能模拟她深呼吸时肺和膈肌状态的是 。
(3)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 的生物学观点。(4)小肠中除有肠内壁的肠腺分泌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等多种消化液。
12.食物进入人体后,经人体的消化、吸收、利用并形成残渣和废物被排出体外,下图示相关的一部分生理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场所包括 。(2)在A系统内,血液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其主要原因是 。(3)经过[c]和[d]过程,完成了 的气体交换。(4)图示中属于排泄的途径是哪几条? (填字母)。
13.如图所示为人体血管中血液内的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代表肺动脉,则曲线a表示的是 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2)若B表示肾脏,则b可表示 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
14.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⑥名称是 。④处的几个箭头表示的是 的过程。(2)⑦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液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一般没有 。(3)图中①③⑤中的血分别是 。A.①③中是动脉血,⑤中是静脉血 B.①③⑤中全是动脉血C.①③⑤中全是静脉血 D.①中是动脉血,③⑤中是静脉血。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5.在探究“温度影响酶催化作用"的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1:取三支编号为 a、b、c的洁净试管并分别注入1%的淀粉溶液2毫升;
步骤2: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的唾液,并摇匀;
步骤3: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盛有沸水、恒为37℃的水和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
步骤4:在3支试管中各滴加1滴碘液,并摇匀;
步骤5:观察并记录这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⑴在步骤4中,如果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溶液变成蓝色,说明该溶液中存在 ;
⑵该同学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在三支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溶液都没有变成蓝色'针对这个问题,应对此实验方案作出的改进是 ;
⑶为了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在25℃和37℃时的催化能力,按正确的方法实验,则可通过观察并比较实验中的 ,判断唾液淀粉酶在这两种温度时的催化能力强弱。
16.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4毫升。(2)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3)同时将两试管置于37℃的温水中恒温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1滴碘液。(4)观察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21cnjykxtj2008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请设计一张实验记录表,将实验步骤及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3)有同学认为设计上述实验时,应确保甲、乙两支试管中的pH相同,但不必考虑pH大小。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出理由 。
17.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旋转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了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 。
(2)号进行对照? 。(填写滤纸编号)
(3)实验结果表明, (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18.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右图是小明同学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表中是该同学在不 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通过 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3)55℃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原因是细胞内 的催化作用受到影响;
(4)35℃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原因可能是 。
四、解答题(19题3分,20题5分,21题6分,共14分。)
19.某药品部分说明书如图,阅读后回答:
(1)根据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药品“内层包衣”里的酶是 ;
(2)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的医生虽然知道心脏与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认为动脉内充满了由肺进入的空气,因为他们解剖的尸体中动脉内部是空的。
【材料二】公元2世纪,希腊医生盖伦解剖活动物,将一段动脉的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发现其中充满了血液。盖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①肝脏将人体吸收的食物转化为血液;②血液像潮汐一样在心脏与静脉之间来回流动,但血液从心脏到动脉是单向的且最终被人体吸收;③左右两个心室的隔膜上有小孔,血液可互相流通。
【材料三】l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哈维深入地研究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他做了一个活体结扎实验,当他用绷带扎紧人手臂上的静脉时,心脏变得又空又小,而当扎紧手臂上的动脉时,心脏明显胀大。哈维还进行了一个定量实验,解剖心脏并计算血液流量,以每分钟心脏搏动72次计,每小时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的血液流量相当于普通人体重的4倍。于是哈维提出了血液循环理论,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哈难没有发现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流通管道而招致质疑。直到165l年,意大利科学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发现这一微小管道的存在,证明哈维的理论是正确的。
(1)马尔比基发现的“微小管道”是 。
(2)盖伦将“一段动脉上下两端结扎”的操作是基于 的猜想。
(3)哈维的定量实验否定了盖仑观点中的 (选填序号)。
21.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可以用以下两个反应式来表示:
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某兴趣小组成员为了探究酵母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已知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进行了实验,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后放入装有温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记下液面的读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则实验过程中量筒内的液面如何变化?为什么?
(2)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会如何变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