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 课件(共37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 课件(共37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6 16:50:23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失误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共制定和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新年伊始的号召热情洋溢,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你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吗?1.熟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了解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目标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一五计划的背景解放初期的中国农村建国初期修复被炸的铁路桥农业国经济基础差工业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经济已经濒于崩溃。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一五计划的制定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钢铁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一五计划的成就点击图片播放视频:《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交通成就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③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武汉长江大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东北基地沿海基地西北基地华北基地工业基地的形成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五计划的完成及意义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样 (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1954年9月15日)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的人民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基本任务成就:一桥、二铁、三路、四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年确立标志: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意义: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2、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3、“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如果现在我们还不能建立重工业,帝国主义是一定还来欺侮我们的。”为此,新中国实行( )
A.—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A4、到1957年底,在工农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
A.已经迈进工业国家行例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除经济阶段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已经超额完成各项指标C5、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可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四厂”有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这说明“一五”计划重点发展(  )
A.农业 B.重工业
C.商业 D.轻工业B6、“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7、国家统计局1953-1957年国民经济执行结果公报:“我们现在有了飞机、汽车、新式机床、发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等制造业。”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 )
A.我国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开始实践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实行“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D.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8、如下图是一位同学的自学笔记,在“内容”处应填写的是(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1954年9月
地点:北京
内容: .
A.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9、“它贯穿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民法通则》C10、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神奇逆转】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成就瞩目】
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重工业。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3)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武汉长江大桥。东北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