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新人教

文档属性

名称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新人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9-09 15: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光荣革命” 议会制由来;“光荣革命”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发展的基本脉络。 了解君主立宪制度和内阁制度形成过程,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努力做到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概括阐释问题探究独立思考 通过学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任何新制度的出现都要经过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代议制度的确发展;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
难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探究问题】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2、什么是“光荣革命” 实质是什么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 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教学互长】 第1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英国议会起源与发展(时间 组成 性质)
1、公元13世纪,随着<<大宪章>>的施行.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 (封建性)
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1214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确立起 “法律至上” “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亨利三世(1216—1272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抗。亨利无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后来,反对国王保护宪章派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统治时,为了筹划军费,曾在1295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经常召开,都以1295年的议会为榜样。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层的联合。
2、公元14世纪上半叶.英国议会由国王和上院(贵族)下院(平民)
性质:封建等级代议机构。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英国议会的构成和特点。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结合【历史纵横】进一步说明在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英国这个封建国家的传统,《大宪章》就是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的先例。
二、“光荣革命”(1688年)
1、原因:
2、过程:
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他们厉行君主专制,实行宗教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
原因:A.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 B.英国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成长起来.C.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统治.
(必然性)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
过程:1640年11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革命中,查理一世于1649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当政时期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于1653年成为“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而后英国经历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议会中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自由党)联合一部分代表封建地主利益的“托利党”(保守党)发动宫廷政变。他们邀请查理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即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者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丈人逃亡、女婿登基的宫廷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 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因为它实现了资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愿望,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光荣革命”:
三、《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的颁行
(1)时间:1689年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2)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材料:①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③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④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⑤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⑥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⑦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⑧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权利法案》
请回答:《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拥有哪些“自由”和权力?
提示: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议会所拥有的“自由”:议员选举自由、议事自由、议会应时常集会。
(3)意义:从法律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2、责任制内阁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时,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上【历史纵横】提供的有关“内阁”和“责任内阁制”的有关材料,结合教师的补充让学生明确“责任内阁制”的概念。指出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发展过程。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有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控制下院等。
3、代议制度的发展
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时,一个方面指出他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指出政治上不同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是此过程中英国政治的主要特点。也由此明确这一特点给英国带来的是议会各党派在代议制下通过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民主化趋势时,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确“代议制”的概念: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
代议制下在选举制度方面英国在其历史上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掀起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使富有的农民和城镇工商业者获得选举权;同时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为选区。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四、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特点: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以两党制、常任文官制为主要特点。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君主保留,议会掌权)
代议制度下主要的政体形式是什么?(君主立宪制度,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具体的政治运作模式是什么?(政府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虽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没有实权)
国王在英国主要起到什么政治作用?(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问题;请你具体分析英国国王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实行君主专制,英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权力超过王权。
责任内阁形成之后:国王的行政权转交给内阁首相。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本课小结】
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
詹姆士一世 宣扬君权神授
查理一世 厉行君主专制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 要求限制王权
新贵族 扩大政治权利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一度成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统治;政局混乱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反对英国国教,企图恢复天主教
詹姆士二世后: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辉 格 党
(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托 利 党
(代表新贵族,英国国教上层教士利益)
英王 (代表旧贵族利益)
实质: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的妥协的结果
(联合)
软弱性,妥协性
国 王
多数党
少数党
选民普选
内阁
首相
少数党
英国责任内阁制
国王: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
首相;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握有行政和立法大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内阁;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本党议员控制下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