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学导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将心比心学导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6 18:4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将心比心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的含义。
3.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从而使表达产生感人效果。
4. 简要了解文章写法,学习课文写法练写。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与文本人物对话的交流,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从而使表达产生感人效果。简要了解文章写法,学习课文写法练写。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学习方式与过程:  
板块一 直接导入,掲示课题
1.师生书写课题
2.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的意思了吗? (遇事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能换位思考)
3.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齐读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板块目标:读通课文,借助梳理事件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将心比心”的含义。
1.轻声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
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1)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 (2)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 )
3.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你能从文中找出这个词吗?(温暖)
板块三 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板块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与文本人物对话的交流,深入体会“将心比心”的含义,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从而使表达产生感人效果。
主问题: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交流预设
第一件事
句一:
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重点感悟:“沉重、一直”等词语。注意提升“陌生人”
句二: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
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为老奶奶推门,然后想到自己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有人会这样做。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首先自己要去关心、帮助别人,这就是——(将心比心)。
(二)第二件事
句一: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1.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2.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都是很正常的。但母亲却是那么“平静”,难道她不疼吗?你猜猜她当时会想些什么?
句二: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母亲时刻想着女儿,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女儿。母亲对护士的宽容和鼓励。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也同样地关爱别的孩子。
过渡:母亲的语气是平静的,但她那份博大的母爱却让我们感到不平静。这又是什么原因使母亲拥有这样一颗心呢?(将心比心)
板块四 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板块目标:联系生活深入体会“将心比心”的含义,简要了解文章写法,学习课文写法练写。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的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的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出示最后一段:“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全班齐读)
1.请你联系生活小事说一说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2.快速浏览全文,最后一段与前两段有什么关系呢?(前两段是叙事的,最后一段是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的议论。在结构上,它是对前两段的总结;在内容上,它是前两段的深化,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所在。)
3.四人小组合作,试着学习课文的写法也写一篇《将心比心》。
(提示:通过你或者是那个人怎么做、怎么说,以及你当时是什么感受,来表现你或者是他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
合作提示:
1.练写:每人独立思考,学着课文写事例的形式(模仿第一段或第二段),以生活中发生过的或听说过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2.选择:四人小组内从4个事例中选取比较合适的2个事例,作为本组的事例。
3.调整:适当修改,加上文章的结尾,组合成新的《将心比心》,准备用合适的形式进行文章分享。
4.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7.将心比心

事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