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中段,正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佳时期,这也是课标的要求,所以本课我采用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悟、体验与感受,理解内容,体会写法;挖掘空白点,激发情思,深化理解。以语言为本体,以学生为主体,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回归本色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并学习罗丹精益求精、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3、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2、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描写罗丹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体会罗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艺术创作状态。
板块一、揭示课题,理解“全神贯注”
1、导入,揭示课题:今天,咱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大雕塑家罗丹的故事,请大家全神贯注地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全神贯注),齐读。
2、找找全神贯注的近义词(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3、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4、阅读“课前导读”,梳理学习任务。
①师:略读课文的 “课前导读”往往提示着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请大家快速阅读“课前导读”,想想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哪些?
②指名读“课前导读”,思考
③指名回答。
出示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4、联系实际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体会。
板块二、初读课文,概括事件
1、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测词语。出示词语:
邀请 挚友 端详 上锁
痴心 塑像 打扰 异样
径自 猛然 见怪 感触
全神贯注 叽哩咕噜
仪态端庄 莫名其妙
3、指名读词语,理解词语:挚友、端详、径自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指名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概括,形成板书:
发现毛病 修改女像 忘记挚友
6、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你能把课题扩充一下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谁全神关注地干什么?)
师(小结):刚才我们进行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练习。第一次,是借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串联,第二次,是借助课题进行补充,,想一想:这两种概括方式,各有什么优点?(借助课题进行补充——方法简单、内容简练;借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串联——事情概括得更完整更具体。)同学们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概括方式。
板块三、品悟词句,感受“全神贯注”
1、师:接下来,我们重点解决第二个学习目标——品味句子。
2、老师示范想象、思考的过程。(出示句子):
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
师边示范边描述:这句话中,我觉得“端详一阵”这个词很关键,通过这个词我想象到:罗丹不仅看得很仔细,而且看了好一会儿。结合上文,在茨威格已经夸女像是杰作的情况下,罗丹仍然通过仔细端详寻找女像不够完美的地方,我从中感受到罗丹是一个对艺术创作精益求精的人。还有谁对这句话有其他的体会?
指名交流
3、请同学们默读2~4节,选择一两句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细细品味。
(学生默读,想象,批注,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评。)
4、指名交流、朗读,教师评价、点拨,预案(根据学生可随机调整):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
▲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a、引导学生想象:近看,看什么?嘴里会说着什么?
b、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引导学生从罗丹的动作中感受到他在紧张忙碌地修改塑像,并读出他的紧张、忙碌。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①师:生活中,你见过喝醉酒的人吗?说一说,喝醉的人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生动的描述。
②师:联系上文,我们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罗丹也像喝醉了酒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③师:罗丹真的是喝醉了酒吗?对于这个“醉”字你们怎么理解的?(指名说)
④师:这不是酒醉,而是罗丹对艺术的“沉醉、陶醉、如痴如醉”。让我们读出罗丹的这一种如痴如醉吧!
此刻,对于罗丹而言,什么已经消失了?(朋友、周围的一切)为什么会把挚友也忘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把塑像修改得更完美,完全沉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引导学生想象罗丹的神态、动作,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5、体会时间词的作用。
师:这段话中,有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请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些时间?
说话练习:
一刻钟过去了,罗丹在(??? );半个小时过去了,罗丹还在(???? ),而且越干(??? );快过去一个小时了,罗丹自始至终在(??? ),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6、仅仅为了修改女像上的一点瑕疵,罗丹就全神贯注地修改了整整一个小时,我们由此可以想象一下:罗丹在进行其他雕塑创作时会怎样工作?
7、继续交流其他地方。
8、指导朗读这一段。
板块四、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1、师:面对这样如痴如醉沉浸在艺术世界中的罗丹,挚友茨威格有什么感触?(出示课文最后一节)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想一想:茨威格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交流,引导感悟。
2、师:你们有没有因为全神贯注地投入一件事而忘却周围一切的经历?
3、师:你有看到过别人全神贯注投入一件事的情景吗?(指名交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描述。)
板块五、学习资料袋内容,介绍罗丹及作品
出示资料袋内容。
①罗丹是一位怎样的艺术家呢?让我们看看课后的“资料袋”是怎样介绍的?
②指名读“资料袋”内容。
说说对罗丹的了解。
读罗丹名言:
对于我们的眼睛,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4、用一句话评价罗丹。
出示句子:罗丹,你是一位( )?的艺术家!
请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写在课题旁边。
5、师(小结):希望你们不仅把这句话写在书上,更印刻在心里,用罗丹的这些可贵的精神时时勉励自己!
板块六、拓展阅读
出示故事:《牛顿“吃”鸡》
指名朗读,说说感受。
3、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全神贯注
发现毛病 修改女像 忘记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