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6 18: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纪昌学射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结合图片、视频等,了解“梭子”、“虱子”等词语,会写“妻”等生字。
2.通过两次“练眼力”段落学习,感受纪昌练习基本功的刻苦。
3.借助关键语段质疑解疑、情景复述等方法,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1. 通过两次“练眼力”段落学习,感受纪昌练习基本功的刻苦。
2.借助关键语段质疑解疑、情景复述等方法,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借助关键语段质疑解疑、情景复述等方法,理解寓意。
一、导入
1、看图猜故事: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示寓言: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大家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寓言。是的,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寓言。
2.读准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寓言故事。(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及时正音,“纪”字作为姓氏的时候应该念第三声“jǐ”)
3.书写、齐读课题:来,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在黑板上。这个“昌”大家要注意了,上面是一个小的扁日,下面是一个大的扁日。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反馈预学单,检查生字词
1、反馈预学单第二题: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读一读预学单第二题中的生字词。
2、读字词
2.我会读词语: 拜见 百发百中
妻子 梭子 虱子
2、出示生字词
拜见 百发百中
妻子 梭子 虱子
(1)指名读,正音。读“妻子”时读错,大家有不同意见吗?如果没有:大家听听老师来念念这个词语“妻子zi”“妻子zǐ”,有什么不同?
是啊,当“妻子zi”念轻声时,是男子的配偶,“妻子zǐ”念第三声时,是指两个人,妻子和孩子的意思。我们再把这个词语读一读。
(2)写生字:指图说,“妻”还是一个会意字,当女子嫁为人妻时,就梳起发髻。
范写:来,看老师写一遍,注意笔顺。边说边写,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的竖与女字的撇点要碰在一起。自己在书本上也认真、正确地写一个。
(3)理解词语意思:梭,“梭子”大家见过吗?(出示图片)梭子是古时候织布用的工具,使用时,快速地来回穿梭,所以很多时候用“梭”来表示速度快,如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日月如梭。
虱,“虱子” 是长在动物毛发中一种极小的虫子,比芝麻还要小,跟蚕卵差不多小。
(4)来,我们一起再把词语读一遍,把它们牢牢地记在心里。
3、反馈预学单第三题:预学单第三题要求同学们写梗概,就是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放声朗读课文,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写梗概
《纪昌学射》讲述了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他先下功夫练 练眼力 ,再练 开弓、放箭 ,后来,终于成了 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师:是的,课文就向我们介绍了——读“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他先下功夫练眼力,再练开工、放箭,后来,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板书:练眼力;开工、放箭)
4、想知道纪昌是怎么学射箭的吗?请你再去读读课文。
(预设:他先下功夫练眼力 ,再练开弓、放箭 )
师: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练眼力,哪个句子介绍了开工、放箭?
(预设:2、3段写了练眼力,第4段的最后一句话写了开弓、放箭。)
师:学习开弓、放箭应该是重要的训练内容,可是课文的描写却是一笔带过,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纪昌练什么?(练眼力)
4.学射箭需要练眼力吗?为什么?
师:看来练眼力是学射箭的基本功。(板书:基本功)
三、学习第一次练眼力
1、师:纪昌又是怎么练眼力的呢?仔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直接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用“ ”划下来。
2、师:请你来读读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
出示: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想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纪昌?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睁大眼睛、注视)
师:来,我们来学学纪昌,拿笔当梭子。(师配读:当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师:看,这就是纪昌注视的样子——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刚才看着视频眼睛一眨不眨的样子也就是“注视”的样子。
师:看了刚才的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纪昌看得很认真)
师:你有过注视的经历吗?
师:纪昌就这样一直注视着来回穿梭的梭子。
一早起床,当妻子开始织布时,纪昌——引读
吃过午饭,勤快的妻子又坐在织布机旁开始织布,纪昌——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蒸笼似的,妻子又在织布机旁织布,纪昌——
冬天,天寒地冻,妻子穿着棉衣又开始织布,纪昌——
师: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纪昌天天——
师:他整整练了几年——两年(生),纪昌的本领练得怎么样了呢?
出示句子: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师: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这可能吗?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师:是啊,作者就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什么?(预设:纪昌练就了非凡的眼力)
师: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纪昌的本领练得很高超吗?(嗯,纪昌的本领真到家。纪昌的本领真是相当到家。)
四、第二次练眼力
师:纪昌的本领已经练得相当到家了,可是师父还是让纪昌继续练眼力。现在请大家比较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两次写纪昌练眼力,你能找出几个相同点?
小组交流:比较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两次写纪昌练眼力,你能找出几个相同点?
1、练得很认真、专注。(出示句子)
2、练得时间长。(出示句子)第一次练眼力纪昌整整练了两年,第二次课文中没有写,老师查过资料了解到纪昌第二次练眼力整整练了三年。纪昌练得多么认真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3、运用夸张的手法。(出示句子)是啊,两个句子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让我们看到纪昌的眼力练得相当到家。
4、都是回家练习。是的,你能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真是了不起。
五、理解寓意
师:两次练眼力让纪昌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他练就了非凡的眼力,他又去拜见师父飞卫。飞卫又是怎么对纪昌说的呢?(播放视频)
小组合作讨论飞卫4个问题:
1.还记得我三年前(第一次练眼力之后)对你怎么说的吗?
2.你是怎么练的?
3.你现在练得怎么样了?(用一个词语概括)
4.现在知道我为何让你花五年时间练眼力了吗?
小组汇报:请每个小组挑选2名同学,来演一演,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大家表演得真是精彩。通过大家的表演我们也知道了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总结:是的,想要学好射箭,必须要先刻苦练好眼力。想要学好本领,必须要先刻苦练好基本功。这就是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老师再送大家一句话:“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推荐《列子》:这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子所著经典《列子》。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读。
板书: 纪昌(田字格)学射
练眼力(基本功) 开弓、放箭
专注 田字格:妻
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