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学模式介绍:
发现式学习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究未知的理性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其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临疑难境,学会搜集和加工资料,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说明:
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教学主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根据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层次由浅入深的各个小目标,让学生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诊断反馈环节是贯穿本模式的一条主线。
从形式上看,练既可以是综合、书面的,也可以是整体、口头的;
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巩固强化,也可以迁移延伸;
从教学程序上看,主要是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
“大教学观”指出,要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实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延伸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认识水平,为进一步获得生物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看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问题,这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因此本节课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获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真正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另外,学生用点数等方法进行计算也是允许的,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时,经常出现看错数位的问题,所以要注意变换练习形式,突出计算的正确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探索的能力,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课前准备
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1. 填空。
20+20= 60+30= 30+50=
20+7= 40+5= 30+8=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出示课题)
二、目标导学
【目标分解】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提示
1.根据你看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去解答?
2.计算25+2和25+20时有什么不同?
三、导思点拨
【讲授新知】
1.出示例1情景图。显示:小林和小红在练习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已经写了20个字。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得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各组分别列出两个问题的算式。
①25+2 ②25+20
(2)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①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小结: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②小组讨论这两道题怎样算?
4.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甲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
a. 计算25+2时,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
b.计算25+20时,先算20+20=40,把整捆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
乙组同学:用分解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
a.计算25+2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2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所以25+2=27。
b.计算25+20时,想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
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25加20就是25的十位上加上2。
四、设问寻疑
师:25+2和25+20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师: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加一位数是加几个一,在个位上加这个一位数;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
五、诊断反馈
【课堂诊断】
1.口算。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行计算。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教师点拨】
六、拓展延伸
谁和小羊站在一起才能使两边数的和一样大,把他圈出来。
/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
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学
1.口算。
4+9= 3+7= 6+8=
20+13= 30+14= 24+5=
2.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出示课题)
二、目标导学
【目标分解】
三、导思点拨
【讲授新知】
1.创设情景。
“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一(1)班要召开联欢会。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1)班联欢会参观,你们高兴吗?咱们出发吧!
2.课件出示例2联欢会场景图。
师:瞧!联欢会就要开始了,班长和副班长为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准备了一些饮料,请注意看!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1:箱子里面有24瓶饮料,箱子外面有9瓶饮料。
生2: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3.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师:这是同学们发现的,我要把它记下来。(板书算式,肯定学生的努力成果。)
(2)实际操作,建立表象。
师:28+5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小组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看谁的动作最快!
(3)组织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师: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代表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
(4)请小组的代表上台介绍该组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点数法。
生1:我们利用点数小棒的方法:28根,29根……33根。
生2:我们利用点数数字的方法:28,29,30……33。
方法二:“凑整十”法。
生1:把9根小棒分成6根和3根,拿出6根与2捆4根凑成2捆10根小棒,可将10根捆成1捆,也就是3捆。再加上剩下的3根,一共是3捆3根,即33根。
生2:先算24+6=30,再算30+3=33。
学生汇报,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指名说说此种计算方法。
小结:先将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跟剩下的数相加。
方法三:“进位加”法。
生1:用4根小棒加9根小棒是13根,捆成1捆零3根,再加上2捆,一共是3捆3根,即33根。
生2:先算4+9=13,再算13+20=33。
学生汇报,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指名说说此种计算方法。
小结:先拿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
(5)语言表达,加深理解。
师:刚才我们用学具演示了28+5的计算过程,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把这个过程说一遍?(请几名学生讲。注意突出“进位”)
四、设问寻疑
师:根据我们操作学具和同学们的讲述,下面请同学们看算式说出这道题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观察24+5和24+9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相同点是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同点是24+5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的加法,而24+9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先算个位数加个位数,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编成儿歌:
两位数加一位数,先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五、诊断反馈
【课堂诊断】
1.先圈一圈,再计算。
/
2.填出 里的数。
14+3= 25+6= 59+2=
2+44= 36+4= 59+20=
3.帮小鸟找家。
33 76 60 44 50
27+6= 4+72= 6+54= 39+5= 41+9=
六、拓展延伸
原来身长95米,第一次用去了36米,第二次用去了40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