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单项选择题
1.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B.三国同盟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轴心国集团形成
2.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历史史实,哪些是历史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16年凡尔登战役 B.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C.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D.坦克是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3.2016年5月29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战役100周年纪念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
B.凡尔登战役时,法国属于协约国,德国属于同盟国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进行的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D.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均为战败国
4.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5周年,105年前的巴尔干半岛笼罩着战争的阴云,人们生活在“火药桶”旁,最终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A.三国同盟的建立 B.萨拉热窝事件C.三国协约的出现 D.巴黎和会的召开
5.“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性质是
A.政治集团 B.经济集团 C.军事集团 D.文化集团
6.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二十年和平时期里,法兰西的土地上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那些没有参加过凡尔登战役的人们,谈不上真正参加过一战。下列对“凡尔登战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转折点 B.“绞肉机” C.交战双方是英、法 D.历时10个月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近200万兵力,一共伤亡70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史称“凡尔登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A.武器的先进性B.进攻的快速性C.范围的广泛性D.战争的残酷性
8.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火药桶”的是
A.巴尔干半岛B.萨拉热窝C.亚平宁半岛D.朝鲜半岛
9.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背叛盟友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国家是
A.英国 B.意大利 C.俄国 D.法国
10.“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世界历史新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新中国成立D.古巴革命
1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且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这次革命是
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二月革命D.1861年改革
12.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革命B.农民起义C.社会主义革命D.反帝爱国运动
13.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更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比较“法国大革命”与“1917年革命事件”的相同点,其不包括
A.社会性质都发生了改变 B.都采用了暴力斗争方式
C.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D.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14.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预言资本主义死期将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后,恩格斯在他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 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不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失败 B.美国爆发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爆发
15.2017年是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有史学家认为:“十月革命是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改变’。”这次改变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6.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A.领导者不同B.主力军不同C.客观条件不同D.性质不同
17.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领导俄国人民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A.列宁 B.斯大林 C.戈尔巴乔夫 D.希特勒
19.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不属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的是
A.美国都是会议的最大获利者 B.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国际秩序
C.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D.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20.《凡尔赛条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条约》
A.打击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22.一战后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召开了巴黎和会。操纵这次会议的三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法美 B.英美日 C.美法日 D.英法日
23.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一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结果《凡尔赛条约》却将这些特权转让给了日本。这深刻表明
①一战后中国仍然属于被宰割的地位
②德国、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居于主导地位
③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分赃的会议
④弱国无主权、弱国无外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波茨坦公告》
25.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得以化解
B.调整了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关系
C.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D.确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26.1919年6月在巴黎签订的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九国公约》
27.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里的两个大国指的是
A.美国和日本 B.苏联和德国 C.英国和法国 D.美国和英国
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请回答:
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它与一战的关系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
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2、人类社会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进步,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当今中国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是谋求大多数人幸福生活的社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它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3)中、俄两国在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政权过程中,都要结合本国国情,创造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请列出两国正确革命道路的名称或创造者
材料分析题答案;
1、(1)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
(2)凡尔登战役;
(3)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4)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2、(1)(1848 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可不要求时间)
(2)( 1917 年)十月革命(可不要求时间)社会主义性质
(3)中:农村包围城市(或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俄:城市中心道路(或中心城市扩大到各地)列宁 毛泽东(要么答道路,要么答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