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9-12 10:01:00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1课英国鸦片走私船和贩卖鸦片的趸船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阅读课本P2,想一想:闭关锁国
工业革命
英 国:机器生产中国:手工生产顺差:出口>进口
逆差:出口<进口
中国英国 白银 工业革命所激起的巨大生产力要求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正常贸易英国无法获利鸦片贸易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英国中国要求打开中国的市场自给自足,拒绝打开国门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一七九九年一八二○年一八二四年一八二五年一八二九年一八三○年一八三四年一八三五年一八三八年一八三九年4000多箱7889箱12576箱20331箱35445箱40200箱吸食鸦片1.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
2.腐蚀统治机构
3.毒害中国人身心健康,削弱
军队战斗力
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比一比看谁归纳得内容全面、文字简练。 动脑筋林则徐“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虎门 烟销为什么用“销”不用“烧”?销烟不是 “烧烟”。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上挖了两个纵横15丈的大池。池底平铺石板,由沟道放水人池·然后撤入盐卤,投入切开的烟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白灰,池内立即沸腾、翻滚,鸦片变成泡沫。待海水退潮时,启放涵洞,使销毁的鸦片随潮入海。虎门销烟场面庄重,过程严密,使在场观看的外国人,也感叹佩服。 想一想: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 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纽约·林则徐广场 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 看一看定海南京天津1840年6月1842年8月关天培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使用的枪支 琦善在英舰上与英军谈判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赔款(2100万银元)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协定关税(英货进出口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破坏了贸易、关税主权;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香港岛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
半封建: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技落后,军事落后,
指挥失当… …根本原因:制度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教训:英国
(资本主义强国)中国
(落后的封建王朝)走私鸦片挑起战争虎门销烟战败求和《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 结正当贸易英国为开新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
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
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始。课件32张PPT。《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24中 张文石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
【内容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英国鸦片的输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P3动脑筋)
林则徐广州禁烟措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虎门销烟(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英国鸦片的输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P3动脑筋)
林则徐广州禁烟措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虎门销烟(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英国鸦片的输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P3动脑筋)
林则徐广州禁烟措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虎门销烟(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英国鸦片的输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P3动脑筋)
林则徐广州禁烟措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虎门销烟(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英国鸦片的输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P3动脑筋)
林则徐广州禁烟措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虎门销烟(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英国鸦片的输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P3动脑筋)
林则徐广州禁烟措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虎门销烟(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动脑筋: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比一比,看谁归纳得内容全面,文字简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内容标准】
(1)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1.英法——火烧圆明园
通过火烧前后圆明园照片的对比、视频《火烧圆明园》的播放、展示其它史料(法国大作家雨果的记载和评论)等,进一步突出英法侵略者的残暴、贪婪和野蛮。
雨果: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之中。”
“看看这些欧洲的文明人对亚洲的这些野蛮人都干了些什么?”2.沙俄——割占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多媒体展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请学生结合P8《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指图讲述,加深印象,确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自读,归纳、
概括太平军抗击
中外反动势力的
史实1860年青浦之战大败洋枪队
1862年慈溪之战击毙华尔第3课 收复新疆
【内容标准】
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收复新疆阿古柏侵占新疆左宗棠
(海塞并重)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收复
新疆收复
伊犁外交手段设行省(1885年)治理新疆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内容标准】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播放影片《甲午风云》片段,结合文本史实,学生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感受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品质。“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根据《马关条约》内容,结合相关地图,引导学生从中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列强)两个角度探究、分析其影响,以及《马关条约》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
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进一步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内容标准】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学生自读后,简述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和侵占北京的过程。结合课本P21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自选其一,叙述八国联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罪行,以加深对其侵略罪行的认识。
组织小组讨论:请学生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同时请学生设计表格,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对比,明白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 洋务运动
【内容标准】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洋务运动内容:前期: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60年代—70年代)后期:求富—创办民用工业
(19世纪70年代—90年代)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人才评价: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列举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的创办者、名称和企业特点。评价洋务运动时,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文字,教师完全可以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去检验教科书的说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第7课 戊戌变法
【内容标准】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通过出示幻灯片,以表格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四个方面来理解记忆并为后面突破难点做下铺垫。根据戊戌变法的内容,师生共同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
教师归纳、总结,出示幻灯片──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主要有: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第8课 辛亥革命
【内容标准】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进行知识提炼,归纳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1、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阐发同盟会纲领—”民族” “民权” “民生”三民主义播放视频《武昌起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此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
问题探究: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动交流,同时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去评价历史事件。指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内容标准】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投影出示陈、李、胡、鲁四位人物。指导学生看书,了解他们的观点。然后请四位同学做自我介绍,做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积极影响提倡反对民主 专制愚昧新道德旧道德新文学旧文学局限性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其地位和作用。水平有限,
敬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