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⒈知道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⒉知道黄巢大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⒊了解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概况。
CONTENTS
目录/
安史之乱
01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02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03
安史之乱
壹
材料一: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
材料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三:(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
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统治情况。
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朝政腐败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
直接原因:
①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②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③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
一、安史之乱
2、时间:
755年
3、人物:
安禄山、史思明
4、过程:
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洛阳,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同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占领长安,唐玄宗西逃入蜀。
安禄山
一、安史之乱
5、影响: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②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统治前期 崇尚节俭 任用贤相 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
统治后期 日益骄奢 任用奸相 不理政事 朝政腐败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贰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原因
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人民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2、经过:
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3、结果:
朱温叛变,被镇压,起义失败。
4、影响:
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5、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
唐朝的兴起与灭亡
唐朝灭亡的原因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打击(根源还是土地兼并);
1.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根本原因);
2.政治上:朝廷内部党派斗争严重;
3.制度上;节度使制度使地方势力强过中央;
4.军事上:西方少数民族攻击。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叁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含义: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3、评价: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2、开国君主:
掌握兵权的武将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形成五代十国局面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唐朝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统治特点
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
武人统治
政权更迭频繁
感谢观看